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独“站”鳌头的文曲星 竟长着“河西土著”模样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独“站”鳌头的文曲星 竟长着“河西土著”模样

引用
凤凰网
1.
https://gs.ifeng.com/c/8Qd7sGBS4te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魁星是文运和科举的象征,被视为读书人的守护神。张掖市博物馆收藏的一件清代魁星点斗铜造像,不仅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更是研究清代文化和社会的重要实物资料。

魁星,即“奎星”,是中国古代二十八星宿之一,指的是北斗七星中的前四星: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的总称。也有以北斗七星之第一星称为魁星的说法。取第一星者谓七星之首,取前四星者谓斗器之首。古人认为,魁星主文运,所谓“奎主文章”,是读书人的守护神,称之为魁星爷。往昔科举取士,中状元称为“大魁天下士”,或称“一举夺魁”。古代民间,有许多地方都建有“魁星楼”、“魁星阁”,摆放着威武霸气的魁星造像,奉之甚虔,祈愿美好。

魁星形象的塑造与“魁”字的形意有十分紧密的关系。清代学者顾炎武在《日知录》卷三十二说:“今人所奉魁星,不知始于何年。以奎为文章之府,故立庙祀之,乃不能像奎,而改奎为魁,又不能像魁,而之字形,为鬼举足而起其斗。”。说它屈曲相钧,似文字之书。又因把“魁”字拆开,便是“鬼”和“斗”二字,又有“鬼”抢“斗”之意,故而魁星神像头部像鬼,一脚向后翘起,如“魁”字的大弯钩;一手捧斗,如“魁”字中间的“斗”字;一手执笔,意寓用笔点定中试人的姓名。因“魁”与“奎”同音,并有“首”意,所以代替了“奎”字,出现了“经魁”、“五魁”等名目。古代状元又称“魁甲”,解元又称“魁解”。在民间传说中,才高八斗的魁星,面貌丑陋如鬼,眉眼突现,颧骨高耸,耳垂硕大,光头无帽,头部两侧各有一矮突的猗角,脑后还有“山”字形火焰。民间工匠雕造或绘画魁星像时,也将魁星刻意塑造成面目狰狞、张牙舞爪的模样。让魁星单足立于鳌头之上,另一脚翘起,一手执笔,一手捧斗。《淮南子·览冥训》说:“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在神话传说中鳌足巨大强健,宫殿前的鳌鱼浮雕,便含有砥定国家长治久安之意。因此,魁星脚踩鳌鱼头部的形象更加明确地表达出高中状元、功成名就的吉祥寓意。魁星点斗的吉祥图案和读书人信奉魁星的风俗早在宋代就有,而在明、清大为流行。

张掖市博物馆馆藏清代魁星点斗铜造像,是1987年11月由原文化馆移交于甘州区博物馆,黄铜质地,俗名“魁星点斗”,造像通体为黄铜材质,高23厘米。主体为目视前方,面露微笑的魁星。魁星造型与民间传说中的魁星形象相互印证:赤裸上身,呈赤足奔跑状,右腿直立,右脚踩于鳌头之上,左腿鸾曲于后,头部两侧各有一矮突猗角,脑后有“山”字形火焰,光首无冠,眉眼突现,颧骨高耸,目视前方,面露微笑,耳垂硕大。颈带宝云形项圈,右臂曲举,右手呈握笔姿势,左臂曲置腹前,左手持一长条形笏板,胸乳突现,腹圆如鼓,下身着长裤附短裙,腰系绳带,绳带结自腰际垂直两腿外侧。鳌头如刚出水面,昂首,眼如牛晴,嘴唇紧闭,背鳍耸立,胸鳍向两侧翘起,鱼尾从腹前伸出,身上阴刻波浪、鱼鳞纹。造像椭圆形平口底,内凹空,器形小巧别致,人物生动活现,极具艺术特色。张掖是多元文化的交融通道,至清代,已由不同民族文化发展成为区域内新民族文化,呈现出了“河西土著”化的特点,这座造像的衣着神态,正体现了此特点: 胸乳突现,腹圆如鼓,颈带宝云形项圈,右手呈握笔姿势,左手持一长条形笏板,下身着长裤附短裙,腰系绳带,绳带结自腰际,垂至两腿外侧。

博物馆是一处无可比拟的发现之地,每一件藏品所承载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信息,都反映着当时的社会发展情况。魁星点斗铜造像,和位于张掖乌江的魁星楼遗迹,遥相呼应,向世人展现了清代张掖社会经济发展之后的精神文化和审美追求,同时也反映出力争上游,独领风骚的竞争思想。一件文物见证着一段历史。清代魁星点斗铜造像和其他同伴一起,把千百年前的生活画卷在我们面前徐徐展开,让我们了解到了那时的气候,那时的生活,那时的人们……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