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雪峰命根子被DeepSeek革掉了?
张雪峰命根子被DeepSeek革掉了?
教育网红张雪峰可能因DeepSeek等AI工具的兴起而面临生存危机。文章详细分析了张雪峰在教育咨询领域的争议,包括其功利化的建议、知识储备的局限性、高价服务的商业模式以及通过社交媒体炒作的行为。同时,文章还探讨了AI工具在高考志愿填报领域的优势,如信息整合能力、实时更新和成本效益,并预测了张雪峰未来的生存空间将被大幅压缩。
张雪峰作为教育领域的网红人物,凭借高考志愿填报咨询和个人励志形象走红,但这次,他怕是要被DeepSeek革去老命了,成为最早一批炮灰。
张雪峰言论和商业行为近年来引发广泛争议。他专业建议的片面性与功利化倾向非常突出。
譬如他公开贬低新闻专业价值,认为其就业前景差,建议学生避开该专业。其最大槽点在于,将新闻专业与纸媒、电视台简单等同,忽略了互联网传媒、自媒体、公共关系等新兴领域的职业机会,缺乏对行业生态的全面认知。
这种“唯就业论”的功利化导向,也会扼杀学生的兴趣与理想,忽视了职业选择中个人特长的适配性。
他对“世界语”这一曾在中国有一定影响力的专业毫无概念,暴露出知识储备的局限性。专业素养的短板,更多靠忽悠补足。
张雪峰团队依赖人工整理高校数据,部分信息甚至参考公开平台(如夸克App),核心竞争力建立在“信息差”而非专业深度上。
即便如此,他公司推出的志愿填报套餐如此高价(如17999元的“圆梦卡”),利用家长焦虑牟利,割了一手好韭菜。
张雪峰多次通过社交媒体发布模棱两可的动态(如“被强制住院”、“互联网失踪人口回归”),这种炒作手法,暴露出“北漂励志导师”表象背后的“流量商人”本质。
商人没什么不好,但虚伪装逼,刻意营造“受迫害”人设,公众反感也是求锤得锤了。
随着AI工具(如DeepSeek)在高考志愿填报领域的应用,张雪峰的商业模式将面临直接冲击:
最大的威胁在于,他的信息差优势迅速瓦解。AI可通过大模型整合官方招生数据、历年分数线、专业热度等多维度信息,并实时更新。
相比之下,张雪峰团队依赖人工收集数据,效率和准确性均处劣势,这削弱了张雪峰的核心竞争力。
AI还有成本与普惠性优势。
AI工具多为免费或低价服务,而张雪峰的高价套餐(如17999元)在性价比上难以匹敌。年轻一代会更倾向于依赖数据而非个人IP。
张雪峰也感受到威胁,他提出所谓的“情绪价值”是当前AI难以复制的。还有所谓非公开信息的壁垒……
但这种东西,说白了忽悠的成分更大。非公开信息在实际就业中的权重能有多大?你又能掌握多少别人不知道的非公开信息?至于情绪价值,说白了不就是提供心灵鸡汤吗?
接下来的问题是,DS会多久革掉张雪峰的命?
我的答案是:短期内,AI工具将分流张雪峰一部分用户群体,中期来看,随着AI进一步融合情感交互能力、接入更广泛的非公开数据,以及大众认知的提高(不易被忽悠),张雪峰的生存空间将被大幅压缩。
割韭菜将越来越难。
张雪峰会是最早被割掉命根子的那一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