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大葱的种植技术,适宜密植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大葱的种植技术,适宜密植

引用
1
来源
1.
https://www.xinsannong.com/a/215122.html

大葱是一种常见的蔬菜,其种植技术对于农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详细介绍了大葱的种植技术,包括培育壮苗、大田准备、精细定植、大田管理、病虫防治和产品收获等环节。通过本文,读者可以全面了解大葱的种植过程和关键要点,为农业生产提供实用的指导和参考。

一、培育壮苗

  1. 苗地选择:大葱忌连作,育苗地应选择前茬非葱蒜类作物的高坑地,避免选择荒草地以防止杂草丛生。育苗工作需要专人负责。

  2. 土壤准备:前茬作物收获后,需深翻晒白两次,休闲20天。苗地需施足基肥(每亩1000公斤腐熟有机肥),并作成1.1米宽的小平畦,四周开好沟系。

  1. 品种与播种:出口大葱品种通常由外商指定,主要有长宝、长悦、明彦、金长三号等。每100克种子可育苗35-40平方米,育成的苗可移栽1亩大田。一般采用撒播,常规播期为4月上旬。

  2. 播种管理:播后需浇水(水中加入杀虫剂),保持60%的土壤湿度。浇水后复细干土0.5厘米厚,复土后不可浇水以避免土壤板结。播种后可覆盖地膜以增温保湿,但要注意防止高温危害。

  1. 出苗管理:大葱种子发芽适温为18℃左右,播后5-6天可出苗。60%出苗后及时揭去地膜,以防苗细弱。地膜揭去后需设立小环棚防雨,特别是在齐苗后到立苗前的半个月内,避免遇大雨产生猝倒病。

  2. 水分管理:幼苗伸腰时可浇一次水,使子叶伸直,扎根稳苗。以后根据地墒情况,再浇1-2次小水,水分不可过多以免幼苗徒长。

  1. 施肥管理:整个苗期需追肥3-4次,速效性有机肥与化肥交替使用,化肥浓度不超过0.5%,以促进秧苗生长健壮。

  2. 苗床管理:育苗期间要及时覆盖干细土防止秧苗露根,特别是在大雨过后。苗床地要及时除草与防治病虫。

  3. 壮苗标准:苗高30厘米,假茎粗1厘米,叶色深绿,无病虫害,养分积累多。苗龄50天左右。

二、大田准备

  1. 土壤选择:大葱适于排水良好、土层深厚肥沃的壤土中生长。沙壤土便于插葱、松土和培土,通气性良好,易获得高产。

  2. 整地施肥:大葱需深翻与细作,前作物收获后深翻土地25-30厘米,翻耕晒白2次。最后一次翻耕时亩施优质腐熟有机肥2000公斤,土壤肥力较低的稻板田需增加有机肥数量。旋耕混匀后开沟,沟深30厘米,沟宽20厘米,二条沟之间的距离1米。

  1. 沟内准备:沟内进行耕翻,深度20厘米。沟底施基肥,以腐熟有机肥为主,每亩优质有机肥2000公斤,使土壤与肥料混合,沟内土壤要求松细。沟背应高出沟底30厘米以上,以便以后软化。

  2. 排水系统:大田四周需配套沟系,每隔20米开一条腰沟,利于排水。

三、精细定植

  1. 定植时间:通常在5月下旬-6月上旬。

  2. 定植准备:定植前需剔除病苗、弱苗、过小苗及明显弯曲苗,株距每米35-40株,行距1米,亩栽2.3万株左右。定植时防止葱苗折断,定植深度以不埋没葱心为宜,过深不易发苗,过浅影响葱白长度。定植时应将叶面与栽植沟成垂直方向排列,利于密植与管理。

  1. 定植方法:可用直径1.5厘米左右的圆铁扦或圆木杆,定植时先打浅洞,与地面垂直,再把苗插入,微微往上提起使根须下展,保持葱苗挺直。若弯曲,直至以后采收时茎也弯曲,这就成了次品。

  2. 定植位置:定植要定植在葱沟的同一侧,这样有助于雨后排水。

  3. 定植后管理:定植后将葱株两边的松土压实,随后浇透水。

四、大田管理

  1. 中耕和浇水
  • 定植初期:如天气不十分干旱,通常不宜再浇水,应加强中耕除草、疏松表土、蓄水保墒,以促进根系生长。遇大雨注意排水,避免葱沟积水,造成高温高湿、土壤通气不良,导致烂根、黄叶和死苗,因此雨前应做好防涝排水准备。

  • 立秋后:随着气温下降,即可开始浇水,浇水要轻浇,早、晚浇。以后随着植株的旺盛生长而逐渐增加浇水次数,必须经常保持地面湿润,通常要保持70-80%的土壤湿度。

  • 10月份:一般雨水少,田间缺水情况较易出现,可采用在晚间灌浅水方式缓解旱情,但必须做到及时排除田间积水。收获前一周必须停止浇水,否则含水量过高而影响出口质量。

  1. 培土和追肥
  • 培土时机:在肥水供应充足的同时,培土是软化和增加葱白长度的重要措施。通常在活棵后,结合中耕除草进行少许的复土,复土不可埋没葱心,不能造成葱苗弯曲。

  • 培土次数:到8月初,把栽植沟填平。秋凉以后进行培土,以后每隔半个月培土一次。从8月中旬到10月上旬培土四次。每次培土都要保持葱的假茎挺直,这是确保出口白葱质量的重要措施。

  • 培土方式:培土可用培土机,也可用手工,机器培土则省工省本。培土在上午露水干后,土壤凉爽时进行。如土温过高,湿度过大,则易引起烂茎。

  • 培土深度:第一、二次培土时,植株生长缓慢,培土应较浅;第三、四次培土时,植株生长迅速,培土宜较厚。每次培土,都不可埋没葱心,培土时可结合补施肥料。

  • 培土要求:要使葱白长度30厘米以上,则必须使35厘米以上的葱茎埋在土中。有的田块培土虽然达到四次,但葱白长度未到,则必须继续进行。

  • 防倒伏:台风季节,更应加强培土,避免倒伏而造成葱茎弯曲。大葱生长要求较多的氮肥,生长后期却需要较多磷钾肥。追肥通常在秋凉后开始,结合浇水培土。

  • 施肥量:追肥以氮肥为主,适当增加磷钾肥。8月份追二次,每次每亩尿素8-10公斤。9月上旬以后,气候凉爽,植株开始旺盛生长,葱白增长速度非常快,要注意重施追肥9月份至10月上旬追肥2次,每次每亩尿素10-12公斤及进口复合肥40公斤。每次追肥后,应及时浇足水分,促进大葱不停顿地生长。

  • 总用肥量:每亩大田总用肥量:肥力中等田块,腐熟有机肥4000公斤,进口复合肥80公斤,尿素40公斤。

五、病虫防治

大葱的主要病害是紫斑病、葱锈病、软腐病等;主要的虫害是葱蓟马、潜蝇、夜蛾等。

  1. 紫斑病:主要为害叶和花梗。初呈水渍状白色小点,后变淡褐色圆形或纺锤形稍凹陷斑,继续扩大呈褐色或暗紫色。发病适温25-27℃,温暖多湿的夏季发病重,老苗、缺肥田块发病重。防治:轮作;发病初期用百菌清500倍或杀毒矾500倍或扑海因1500倍喷雾。7-10天1次,连续3-4次。

  2. 葱锈病:主要为害叶、茎、花梗。初呈橙黄色或黑褐色疮斑,后散出橙黄色或暗褐色粉末。病孢子萌发适温9-18℃,高于24℃萌发率明显下降,气温低的年份、肥料不足及生长不良发病重。防治:施足有机肥,增施磷钾肥;发病初期用敌力脱3000倍或代森锰锌1000倍或百菌清500倍液喷雾。10天1次,连续2-3次。

  1. 大葱软腐病:由细菌引起,高温高湿、机械伤、虫口伤容易引起病害流行。病害症状为大葱地上部分倒伏,容易拔起,茎下部腐烂,并有恶臭。防治:保持田间排水畅通,雨后不积水;及时防治害虫以防传病,培土时防止损伤大葱。药剂可采用77%丰护安(或77%可杀得)500倍液、72%农用硫酸链霉素4000倍液防治。

  2. 葱蓟马:成虫体长1.2-1.4毫米,为害葱的心叶、嫩芽。在25℃和相对湿度60%以下时,有利葱蓟马发生。防治:康福多4000倍或蚜虱净2000倍或艾美乐20000倍。

  1. 潜蝇:以幼虫在叶肉组织内蛀食,啃食叶肉,造成减产和品质下降,同时又传播病害。本地区在5月中旬至10月底均有危害。防治:潜克2500倍或速凯1500倍或杀虫素3000倍或杀灭菊酯2000倍液喷雾。用药时间以上午为宜。

  2. 夜蛾:斜纹夜蛾和甜菜夜蛾也为害大葱,啃食叶片并钻蛀入大葱。通常在下半年危害较重。卡死克1500倍或米满1500倍液、安打3500倍液喷雾防治。防治夜蛾的喷药时间,在傍晚或黄昏时防效好大葱叶面有蜡粉,为了提高药剂附着力,药液中要加入中性皂。采收前10天停止用药。病虫防治必须组织专业人员进行,以提高质量与安全用药。

六、产品收获

10月底起可采收,露水干后收获。在良好栽培条件下,亩生产总量3000-4000公斤。先岔开垄台的一侧,露出葱白,轻轻拔出,使产品不受损伤,抖去泥土。出口产品需适当晾晒,剔除明显弯曲株及葱白长30厘米以下株,束成小捆。在不受损伤情况下运至加工厂。

大葱生长环境要求

  1. 温度:大葱种子发芽始温为2~5℃,种子发芽适温是15~25℃,2~3天即可发芽。大葱叶片生长最适温度为15~25℃,在10~20℃时葱白生长旺盛,有助于叶鞘积累养分。超过25℃,则生长迟缓,形成的叶和假茎品质都较差。大葱可忍受-20℃的低温。分葱和细香葱性喜冷凉,生长适温13~20℃,能耐0℃左右低温,在25℃以上高温和强光下品质下降,只有春、秋两季生长和分蘖旺盛。

  1. 光照:葱对光照强度要求不高,光补偿点为2500勒克斯,饱和点是25000勒克斯。葱健壮生长需要良好的光照条件,不耐阴,也不喜强光。

  2. 水分:葱的叶片呈管状,表面多蜡质,能减少水分蒸腾,耐干旱。但根系的吸收能力差,所以各生长发育期均需供应适当的水分。葱幼苗生长旺盛期、叶片生长旺盛期、开花结实期对水分的要求较多,应保持较高的土壤湿度。葱不耐涝,多雨季节应注意及时排水防涝,避免沤根。抽薹期水分过多易倒伏。

  3. 土壤营养:葱对土壤的适应性较强,以土层深厚、排水良好、富含有机质的砂壤土为佳。土壤ph值6.9~7.6适宜葱的生长,过低和过高对种子发芽、植株生长都有抑制作用。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