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亨祥本草纲目】——中国药典中药材 千金子
【元亨祥本草纲目】——中国药典中药材 千金子
千金子为大戟科植物续随子的种子,是一种有毒中药材,有逐水消肿、破血散结的功效,用于水肿,痰饮,积聚腹胀,二便不通,癥瘕积聚,瘀血经闭,外治顽癣、疣赘等。近年来,临床报道用于治疗白血病、食管癌、皮肤癌等有很好的疗效。现代研究也表明,千金子中含有抗肿瘤及美白成分。近来,韩国从我国进口千金子,且有逐年递增趋势, 因而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本文仅从千金子的基原、性状、品质、产地、功效、产品应用角度做一些简要分析。
基原
本品为大戟科植物续随子Euphorbia lathyris L.的干燥成熟种子。夏、秋二季果实成熟时采收,除去杂质,干燥。
性状
本品呈椭圆形或倒卵形,长约5mm,直径约4mm。表面灰棕色或灰褐色,具不规则网状皱纹,网孔凹陷处灰黑色,形成细斑点。一侧有纵沟状种脊,顶端为突起的合点,下端为线形种脐,基部有类白色突起的种阜或具脱落后的疤痕。种皮薄脆,种仁白色或黄白色,富油质。气微,味辛。
药材性状图
资料来源:香港浸会大学中药材图像数据库
品质
以粒饱滿、种仁白色、油性足者为佳。
产地
主产浙江、河南、河北、吉林、四川等地。
功效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版记载,千金子“辛,温;有毒。归肝、肾、大肠经。泻下逐水,破血消癥;外用疗癣蚀疣。用于二便不通,水肿,痰饮,积滞胀满,血瘀经闭;外治顽癣,赘疣。”
千金子是一种少用的有毒中药,主要含有大量脂肪油、二萜、香豆素、挥发油等化合物,现代研究表明,二萜类化合物是其主要成分和重要的活性成分。现代研究千金子具有致泻作用、抗肿瘤及肿瘤多药耐药作用、毒性作用、镇静催眠及镇痛抗炎作用、祛斑美白作用等。
产品应用
千金子在古代收录18种方剂,在现代中成药中也有近10余款使用千金子。
近年来,千金子的临床作用特别是抗肿瘤、美白作用逐渐受到重视,作为有毒中药,毒性是其临床使用的限制主要因素,但目前对其毒性的研究较少,毒性成分不明确,其毒效关系以及毒性机制值得今后深入研究。
千金子制霜方法各异,炮制程度不一,制备的千金子霜尽管外观质量相同,但含油量及其他成分的含量不尽相同,故影响研究结果的可比性及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因此,应在结合千金子毒性成分和有效成分现代研究的基础上,研制制霜专用设备,建立统一的千金子炮制工艺技术标准,完善和规范其饮片的质量标准,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