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那些喝豆汁儿吐了的人后来怎么样了......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那些喝豆汁儿吐了的人后来怎么样了......

引用
搜狐
1.
https://www.sohu.com/a/791012130_121117596

豆汁儿是北京最具特色的传统小吃之一,以其独特的酸臭味和黏稠口感闻名。这种用绿豆粉丝制作过程中剩余的稀水渣滓发酵而成的饮品,不仅在老北京人中广受欢迎,更成为了北京文化的重要符号。然而,对于初次尝试的人来说,豆汁儿的口感往往令人难以接受,甚至会忍不住吐出来。那么,这些喝豆汁儿吐了的人后来怎么样了?本文将为您详细解答。

至今,北京没有任何一种小吃能像豆汁儿一样,被融入各种笑话“段子”里。豆汁儿目前也成为了不少人口中的“黑暗料理”,而这也给豆汁儿赋予了更多喜剧色彩,逐步形成老北京特色文化的一个例证。

豆汁儿是用绿豆做粉丝后所剩下的稀水渣滓经过发酵而产生的。不过这是生豆汁儿,酸臭味很大,是不能直接入口的。要把生豆汁儿放入锅里熬一下,煮沸后才可以食用。做豆汁儿的手艺活儿就在熬上。因为并不是简单地把豆汁儿煮开了就行了,这样熬出来的豆汁儿上面往往还有水分,下面才是豆汁儿,喝起来稀汤寡水的,没有应有的黏稠利口的感觉。这时是要先把锅里的少量豆汁儿煮开,然后再舀一勺豆汁儿倒进去,见开再加,如此反复,喝的就是“勾兑”出来的豆汁儿。黏稠度适中,酸中蕴香,口感才会好。

对于外地来京人员,自然会有体验一下北京特色小吃的念头。大概觉得喝一碗老北京的传统食品豆汁儿,应该如同饮一杯酱香拿铁,微苦,但回味能有一股茅台的甘甜。却没料到一口下去,连酸带涩,那滋味还不如刚沏开的连花清瘟颗粒,实在是难以下咽,甚至会忍不住吐了出来。


《北京晚报》上曾发表文章《喝两口就扔老北京心疼》,里面提到“十碗有九碗剩半碗,一天糟蹋好几桶豆汁儿……”面对这种现象,也有部分专家提出了自己的意见。某管理委员会执行主任讲,“商家应该适应市场需求,改变现有的粗放经营方式,提升豆汁儿的吸引力,以减少浪费。”还有一位协会副会长认为,“京味豆汁儿的传统口味应该延续,但也可以出一些适应更多人口味的豆汁儿产品,这样游客才是喝豆汁儿而非尝豆汁儿”。

然而,更多的老北京人并不认同专家们的意见。豆汁儿喝的就是它独有的黏稠和酸涩。如果改为“适应更多人口味的产品”,喝起来如同冰镇酸梅汤似的,那还叫豆汁儿吗?事实上,目前已经有一些北京有特色的传统食品进行了改良,效果并不好。

豆汁儿的正确打开方式

一定要趁热。俗话说:心急吃不了热豆腐,但凉着喝,就如喝泔水;趁热喝,味道就不一样,甜中带酸,酸中有涩,口感层次分明,再配着咸菜丝、焦圈儿、烧饼之类就更有味道。

梁实秋就曾为豆汁儿写了一份饮用说明书:“豆汁儿之妙,其妙在于:一在酸,酸中带有馊腐的怪味;二是烫,只能吸溜吸溜地喝,不能端起碗来一饮而尽或大口猛灌;三是咸菜的辣,辣得人舌尖发麻,舌根发辣,越辣越喝,越喝越烫,最后满头大汗。”

豆汁儿的味道那么怪,为什么还有很多人对它如此追捧?大概离不开以下几个原因。

一是豆汁儿确实对人体有好处。

色泽灰绿,口感浓醇,味酸且微甜是豆汁儿独特的味道,但它富含维生素C和粗纤维,可以促进人体消化,并且有祛暑、清热、健脾、开胃、去毒除燥等好处。

二是豆汁儿味道独特,易上瘾。

在我们的食物里,甜、麻、辣、咸、臭,但凡是能对人造成感官刺激的,大都会形成一定的“瘾”,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不喝豆汁儿的人说它酸臭不可闻,而爱它的人会大老远专程去喝,乐此不疲。

地方美食,是民间智慧的体现,是当地人引以为傲的特色食物。就像现在人们谈论起豆汁儿时,它已经不只是一种吃食,而是北京这座城市的一个符号。北京人对豆汁儿的喜爱,就如同热干面之于武汉、肥肠粉之于四川、嘎巴菜之于天津、胡辣汤之于河南、羊肉泡馍之于西安。即使在物资不在匮乏的当今社会,全国各地的食客也会为了一种小吃,不远万里、穿越山川,去品尝到真正的地方味道。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