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伤》:寻找孤独与爱恋的诗意之旅
《感伤》:寻找孤独与爱恋的诗意之旅
罗马尼亚作家米尔恰·克尔特雷斯库的《感伤》收录了五个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的故事。篇幅不长,但这五个故事以诗意的文字营造出了一种迷幻的氛围,仿佛置身于一个既真实又超脱的世界。克尔特雷斯库的写作,有着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想象力,他运用的技法不属于意识流,但这种心理分析笔法却让人过目不忘,尤其是他对一个人幼年、童年、少年时期的孤独感、分离感,以及青年懵懂爱恋的关注,不露声色地探讨了人类作为社会动物的精神与肉体之间的复杂关系。
《桥》讲述了一个因母亲失踪而被迫面对孤独的孩子的故事。这座横跨公寓楼下空地的神秘之桥,是孩子通往成长与自我发现的必经之路,也是孤独与希望的象征。孩子在这座桥上学会了独立,也学会了与孤独共处,他的内心世界在四季的更迭中经历了微妙的变化。这种孤独既是物理学意义上的空寂,更是心灵深处对爱与归属感的深切渴望。
而《狐》和《皮》等故事,则进一步探索了人性中的复杂情感。故事中的主人公大多是孤独的孩子,他们生活在一个成人不存在或扮演辅助角色的世界里,带着好奇心和想象力闯入这个世界,成为生命力和想象力混合的创造者。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不禁与角色同悲共喜,体验到一种超越现实的情感共鸣。
作为楔子的《舞》,文字中的现实与梦幻相互映射,互为镜像,隐晦而华丽的象征手法预示着想象力无穷的可能性。而作为尾的《狱》,则描绘了一座由肉体和思想构成的牢狱,对任何被抛入的生物存在、整个物质世界的人以及他们所遭受的压迫和无法逃脱的囚禁,发出了绝望的哀叹。这两篇作品为正文的三个故事搭建起了一个奇绝的框架,使整部小说在结构上更加完整和统一。
作为罗马尼亚国宝级作家,米尔恰·克尔特雷斯库以其独特的诗意风格和瑰丽的想象成功征服了大批海外读者和文学评论家。他的作品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充满了迷人的艺术魅力。在《感伤》的故事中,他敞开心扉,掏出肺腑,将自己关于人性中最敏感、最脆弱一面的思考,纤毫毕现地展现读者眼前,赋予了作品鲜明的个性。
在阅读科尔特雷斯库的这本精神分析小说时,似乎有一种淡淡的感伤弥漫在文字之间。这种感伤可能源自“孤独”。“孤独”这个词语,也因此成为这本小说的主要线索。通过这条孤独的线索,串联着人生的童年、少年、青年,以及在成长与爱恋过程中的人性故事,让人生出一种新颖别样的感觉,吸引着你读下去。
读完后,会发现,阅读过程是一次心灵探索之旅,因为故事中的孩子,会让我们重新审视自己的童年记忆和幼时感伤,也让我们在孤独与爱恋的交织中寻找到一种超越现实的力量。正如克尔特雷斯库所言,写作的目的就在于排解内心的孤独,摆脱感伤的情绪,以便投入新的创作中。而《感伤》正是他这一理念的完美体现。
书名:感伤
作者:[罗马尼亚]米尔恰·克尔特雷斯库
出版社:湖南文艺出版社
原作名:Melancolia
译者:董希骁
出版年:2024-10
页数: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