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日暮》:杜甫的晚秋之思与人生感慨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日暮》:杜甫的晚秋之思与人生感慨

引用
搜狐
1.
https://www.sohu.com/a/787814674_121911505

当夕阳的最后一抹余晖消散,夜幕降临在夔州的山川之间,杜甫以一纸《日暮》,倾诉着晚年流寓异乡的淡淡忧愁与深邃的人生体悟。这首诗,如同一幅淡墨勾勒的山水画,每一笔都蕴含着诗人对故土的深切怀念和对现实的冷静审视,让我们一同走进这幅秋夜的画卷,探寻那些隐藏在字里行间的深情与哲理。

诗作原文

日暮
牛羊下来久,各已闭柴门。风月自清夜,江山非故园。
石泉流暗壁,草露滴秋根。头白灯明里,何须花烬繁。

详细赏析

首联“牛羊下来久,各已闭柴门”描绘了傍晚时分,乡村生活的宁静与安逸。牛羊已归,家家户户的柴门都已紧闭,给人一种平静祥和之感。然而,这种平静之中,却隐含着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寂寥。

颔联“风月自清夜,江山非故园”则直接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清夜的风月虽美,但眼前的江山却已非自己的故园。这种物是人非的感慨,让诗人心中涌起无尽的乡愁。

颈联“石泉流暗壁,草露滴秋根”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然景色。石泉在暗壁间流淌,草露滴落在秋日的树根上,这些景象虽美,却更增添了诗人的孤独与凄凉。

尾联“头白灯明里,何须花烬繁”则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在明亮的灯光下,诗人已是白发苍苍,他感叹自己已至暮年,对于灯芯结花这种预示喜兆的民俗,他已不再需要。这里的“何须”二字,既是对自己的劝慰,也是对人生无常的无奈。

写作背景

这首诗是杜甫晚年流寓夔州时所作。大历二年(767年),杜甫在夔州度过了他人生中的最后一段时光。此时的杜甫,已是白发苍苍,思乡之情愈发浓烈。他在这首诗中,借景抒情,表达了自己对故乡的思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后代评价

明代胡应麟在《诗薮》中称赞此诗“格高意远,极萧散冲澹之致”,认为这首诗展现了杜甫诗歌的独特风格和高远意境。清代沈德潜在《唐诗别裁》中也评价此诗“意中布景,格外超脱”,肯定了诗人在描绘自然景色中融入深厚情感的功力。

练习题

选择题

下列对《日暮》一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首联以“牛羊下来久”起笔,描绘了一幅乡村傍晚的宁静画面。

B. 颔联中“风月自清夜”一句,以清夜之美衬托了诗人的愉悦心情。

C. 颈联通过描绘石泉和草露,进一步渲染了乡村傍晚的幽静气氛。

D. 尾联“头白灯明里”一句,既表现了诗人的年老,也暗含了其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答案:B

解析:B项中“以清夜之美衬托了诗人的愉悦心情”错误,颔联“风月自清夜,江山非故园”的意思是“清夜的风月虽美,但眼前的江山却已非自己的故园”,诗人感叹自己流落他乡,在这清夜风月下更加思念自己的故乡,心中涌动着的是无限的孤寂和思乡之情,因此并不是“愉悦心情”。

解析题

请简要分析《日暮》一诗中“头白灯明里,何须花烬繁”两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答案:“头白灯明里,何须花烬繁”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人生无常的无奈。诗人在这两句中,以“头白”形容自己已至暮年,以“灯明”暗示夜晚的寂静与孤独。而“何须花烬繁”则是对灯芯结花这一民俗的否定,表达了自己对于人生无常和时光流逝的无奈与感慨。

解析:这两句诗是诗人在描写自己夜晚独坐的情景时,表达出的深沉感慨。诗人以“头白”来形容自己的衰老,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常;而“灯明”则渲染出一种孤独和静谧的氛围。最后一句“何须花烬繁”则是对民间灯芯结花预示喜兆的否定,表现出诗人对于人生无常和世事变迁的深刻认识。他明白,即使灯芯结花,预示着喜兆,也无法改变他年老体衰、流落他乡的现实。因此,他发出“何须”的疑问,表达了对这种虚幻的、无法改变命运的民俗信仰的否定,同时也流露出他对于人生无常、世事变迁的深深感慨和无奈。

《日暮》一诗,不仅是杜甫晚年对故乡的深情思念,更是他对人生无常、时光流逝的深刻反思。在这首诗中,我们看到了一个孤独而坚定的杜甫,他虽身处异乡,年事已高,却依然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许。他的诗歌,不仅让我们感受到了他深沉的情感世界,更让我们思考了人生的意义和价值。让我们在忙碌的生活中,不忘寻找内心的宁静,不忘初心,继续前行。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