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状疱疹的中医治疗
带状疱疹的中医治疗
带状疱疹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中医认为其发病与肝经郁火、脾经湿热等因素有关。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带状疱疹的中医治疗方法,包括中药汤剂、梅花针、拔罐、火针、针刺疗法和中药外敷等,帮助您更好地了解和应对这一疾病。
带状疱疹在中医中被称为“缠腰火丹”、“蛇串疮”,俗称“生蛇”。中医认为其发病多由于肝经郁火或脾经湿热内蕴,又复感火热、湿毒之时邪,导致肝火引动,湿热蕴蒸,浸淫肌肤、脉络而发为疱疹。湿热毒邪阻遏经络,不通则痛,遂发为剧烈疼痛。
年龄是带状疱疹的重要危险因素,50岁以上人群为易发人群,且年龄越大病情越严重。本病夏秋季发病率较高,最常见的是胸腹或腰部带状疱疹,约占70%,其次为三叉神经带状疱疹,约占20%,损害沿三叉神经的三支分布。
西医治疗以抗病毒、营养神经等为主,而中医在本病治疗上手段较多,具有明显优势。
中医治疗方法
1. 中药汤剂
临床上根据症状主要分为肝经郁热证、脾虚湿蕴证、气滞血瘀证,以清热祛湿、健脾利湿、活血化瘀止痛为治法,选择龙胆泻肝汤、除湿胃苓汤、血府逐瘀汤等。
2. 梅花针+拔罐
刺络放血可使湿热、邪毒随淤血外出,通则不痛,疼止病愈。通过运用梅花针敲打患处,至微微出血,然后用火罐拔出黑血,约数分钟后起罐,即刻疼痛缓解,可配合艾灸,加速结痂痊愈。需要注意的是,梅花针敲打较疼痛,需要耐住一时疼痛,方能奏效。
3. 火针
火针疗法既有针的机械刺激,又有火的温热刺激,对风、寒、湿、热、痛等具有独到的治疗作用。火针治疗借助“直接”刺激可通过刺激局部皮肤以疏通经络,调和气血,促使局部气血流畅,使局部瘀血去新血生,促使皮损快速恢复。
4. 针刺疗法
针刺治疗本病疗效较好,早期介入疗效更佳。根据病情按病症分期治疗,急性期以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为主;后遗症期以通络止痛为法,加强巩固治疗。该病与手足三阳经、手太阴经、手少阴经等相关,局部病灶采用围针,呈15度角刺入,再根据病变位置选取相应经络上的穴位,均采用泻法。
5. 中药外敷
可以选用《医宗金鉴》外科中的二味拔毒散。方用:白矾,雄黄,可酌情加上乳香、没药、青黛等,研为细末,涂抹于患处以清热解毒、通络止痛。
带状疱疹容易被误作小问题或局部疼痛而耽搁治疗,一旦发病,应及时就医。经过治疗后,预后多数较好,但部分患者可出现后遗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