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痛只能吃止痛药?经痛困扰她10多年…中医:经痛6类型依体质调理
经痛只能吃止痛药?经痛困扰她10多年…中医:经痛6类型依体质调理
经痛是女性的大敌!一名约30岁的女性,子宫和卵巢结构正常,但自青春期初经以来,每次生理期都痛到痉挛,即使服用妇产科医生处方的强效止痛药,3天内连吃8包才能缓解疼痛。后来改用中医诊治,才发现是子宫气血循环不良和瘀症体质所引发的原发性痛经,并在体质调理和针灸等治疗下,逐渐改善月月经痛的困扰。
经痛困扰女子10多年,子宫血循差是主因
这名女子的经痛病史长达10多年,尚未怀孕,每次生理期都有疲倦、腰酸和腹部抽痛(痉挛)的现象。原以为是骨盆腔内生殖系统器质病变引发的继发性经痛,但经检查和问诊后予以排除,属于原发性经痛,与先天的子宫气血循环不良体质有关。加上其个性容易紧张、平日生活压力大,以及常吃冰、吹冷气等生活习惯,才导致如此严重的经痛不适。
陈玫妃中医师表示,在确定患者的经痛原因后,除了要求调整生活形态,也利用月经周期疗法,给予适当的药物治疗,调整体质,搭配针灸、红外线治疗等方式,改善子宫的气血循环。虽然目前经痛症状明显改善,西药止痛药也减半或完全不用,但状况仍不稳定,至少需耐心治疗和观察半年,才有机会摆脱经痛的困扰!
常见经痛6类型,体质调理事项
遇到经痛,女性的第一反应往往是快吃药止痛,或是饮用热姜茶、热敷暖暖包,帮助缓解不适,但对体质引起的原发性经痛,这些方法却未必人人见效,而且治标不治本。较好的方法还是从根本着手,根据个人体质进行调理。
陈玫妃中医师表示,女性的“经痛”样貌很多元,经前痛、月经过痛、经期后痛、闷痛、抽痛、寒痛、热痛等,情况都不一样,对应的体质也不尽相同,治疗用药自然也有差异。
1. 经前瘀痛
月经前时感腹部疼痛的人,大多属于瘀痛,若经行血块排出后会比较舒服。体质调理可分两阶段,经前行以活血化瘀为原则,可使用丹参、益母草、生蒲黄,改善子宫循环;经后则以活血理气和补养为用药原则。这类型族群平时少吃食物和寒冷瓜果,多吃活血补血的红色食物和含铁食物,也有助预防经痛。
2. 经期闷痛
月经期容易有腹部闷痛现象的女性,通常为气滞型,体质调理可多用些理气作用的药物,例如小茴香、乌药、木香、香附,以帮助止痛。
3. 经期寒痛
这种类型的经痛只要经过热敷,疼痛会减缓,人也会觉得较舒服。临床调理可用桂枝、艾叶等性质温热的中药材,去除体内寒气,进而止痛。
4. 经后隐痛
大多数女性在生理期结束后就能暂时挥别经痛的噩梦,但有些女性却是在经后仍隐隐作痛,且合并有容易疲倦的症状,这就是气血虚引起的“虚痛”,调理原则为补气养血,常用药材包括黄芪、党参和四物加上活血理气药。但需注意的是,补气血之前,应先厘清是否有发炎疾病或症状,若有,应酌加清热药物,例如黄芩或蒲公英。
5. 经痛合并骨盆腔疼痛
这种体质的人通常免疫力较差,或骨盆腔容易发炎,治疗经痛时需清泻肝热,常用处方例如:龙胆泻肝汤、当归芍药散等。
6. 经痛合并血热痛
血热痛代表身体处于发炎状态,与经痛同时出现,通常是肝气郁结化热所导致,调理着重疏肝理气和清热解毒。
【中医师小叮咛】
中医观点认为,经痛不是女性生理期不适的唯一表现,上述经痛类型只能作为体质辨证的参考依据,若要正式用药,还需观察是否合并有疲倦、头痛、腰酸、情绪等症状,整体评估后才针对体质根本做改善,因此女性朋友若有经痛,还是先就医诊断,切勿自行乱配药吃药,以免伤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