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人生就是不断自我疗愈、自我救赎的过程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人生就是不断自我疗愈、自我救赎的过程

引用
豆瓣
1.
https://book.douban.com/review/15052788/

心灵的创伤,是这个世界上最难愈合的伤口。如果一个人连呼吸都会感觉到痛的时候,那么她是真的受伤了。

一个人从来到这个世界上开始,甚至还没等降临到这个世界的时候,创伤可能就已经开始了,那伤痛是那样的不可避免,是那样的无可奈何与之产生纠葛,幸运者它只会跟随你一段路程。不幸者,可能会被这恼人的伤痛折磨一生。

关于创伤,它的来源可能会很广泛。它可能来自于不好的原生家庭的影响、有可能来自于生活中的种种不如意、也有可能是来自于工作事业上的压力……

可不管怎样,也不能放任它伤害自己不管不顾,要坚信人生没有过不去的坎、没有趟不过去的河、更没有翻越不了的高山。

面对心灵上的创伤,该如何让它愈合伤口是重中之重。

余灏,笔名介尘。精神分析取向咨询师,从事心理咨询临床工作十四年。

她在著作《爱与虐》一书中,向读者讲述了“我”,在内心伤痕累累时,苦苦寻找自我疗愈和自我救赎的故事。作者曾做过报社记者、杂志编辑、专栏作家,擅长用细腻的文字描写心理、用书写通往疗愈之路。

被遗传的伤痛

心理问题,是近年来人们比较关注的话题。

心理咨询,也是一个斯通见惯的事情,人这一生,多多少少都会受伤,伤口有大有小,有深有浅。

如何面对伤口,又该如何让它快速愈合,应该困扰了很多人。

作者笔下的“我”,心灵在受着锥心的煎熬,因为在她的世界里,有一只“鬼”在跟随着她,让她不能安然入睡,导致她经常性的失眠,她焦虑、惶恐、愤怒……她对自己的人生和生活同样地充满着绝望。

她是精神分析师,她知道自己心理的创伤需要治疗。于是她开启了漫长而有意义的心理咨询。

从此一位姓谭的心理咨询师出现在了她的生活里,一切好似天意,这个谭先生不但治愈了她的心病,还影响了她的一生。

通过不断的疗愈她知道她的所有症状都来自于母亲的影响,“我”出生在一个重男轻女的家庭,除了妈妈的疼爱以外,从小就是不被爱的那一个。

她和父亲疏离,与奶奶也不亲近,因为他们都不喜欢她,同样都在她的童年里留下了不可磨灭的阴影,只有母亲是她人生里的一盏灯,可母亲不幸的原生家庭使得母亲对她也是又爱又“恨”,因为母亲确实对她很好很好,可在她发作的时候,就会去打年幼的“我”,甚至把嘴巴都撕裂了。

母亲,当时肯定不是因为真的想打孩子,只是她心里的恶魔在低吼,她要把它的怒气、委屈、不甘通通地发泄出来,可是那个年代里那有什么心理医生给你疗愈。这个时候受伤就只能是当时最弱小的“我”了。

从小在那样的环境下长大,虽然妈妈爱“我”,却同时她也把她的心理疾病一并给了“我”。

为了赶走心里的那只“鬼”,她在谭老师的帮助下,渐渐地认清了自己的内心,也知道了她是因为什么如此像自己的母亲,因为对母亲的内疚、对母亲的怀念和连接感,母亲说过的那些人生苦难,“我”都亲身体验了一遍,有这样的方式减少心里的负罪感,也让母亲永远活在自己的心里,这在心理学上被称为“代际创伤”。

爱与虐并不是矛盾共同体

谭先生无疑是“我”生命中一道耀眼的光芒,他照亮了主人公昏暗潮湿的人生。

谭先生在书中应该是个感性的存在,他全心全意地为“我”做着心理疗愈。

在他的帮助下“我”心里的那只鬼消失了,觉也能睡的安稳了。

可这期间发生的事情,总是一波三折,对心理咨询师产生信任这是必须做到的环节,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卸下坚硬的外壳,把心里最柔软的一面展示给他看,让他了解事情的原尾,然后对症下药。

在咨询的过程中,与谭先生的关系被“我”演变成了修罗场,“我”将多年的创伤完美复刻其中不断地试探、攻击折磨谭先生。

随着心理疗愈时间的拉长,谭先生成了“我”除血缘外最亲近的亲人,以至于“我”把自己最恶、最无理取闹、最真实的一面全部给了谭先生。

对他冷嘲热讽、对他恶语相向,可“我”心里是“爱”着谭先生的,可却做出了如同母亲对自己做出的那些事情来。

用最残忍的方式来虐待最亲近的人。

为什么呢?也许就是因为心里的那份信任与依赖。

因为知道无论怎样对他,他都不会离开自己,他对你的好可以好到让人肆无忌惮,肆意地挥霍他对你的好,不必担心他会离开或者是消失。

这种施受虐模式,让“我”在受虐者和施虐者的角色在不断地变换着,“我”的内心渐渐地不再那么绝望和恐惧。

超度的其实只能是自己

在与谭先生亲近与疏离、温情与伤害、爱与虐的特殊关系中,“我”在悄悄地吸取疗愈的能量,让自己的创伤日益修复。

当极致的创伤之苦将要释怀,“我”即将迎来曙光的那一刻时,老天又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谭先生因为疾病意外去世……

“我”的世界再一次坍塌,又好像回到了母亲去世的时候,各种伤痛涌上心头,所有不好的负面情绪都一起回来了,包括那个很久不见得“鬼”。

最后的亲人也离“我”而去,可是这一次“我”没有倒下,和谭先生的过往去电影般回放,也同样给了“我”力量和勇气。

跟随谭先生的脚步,最后顿悟,原来我们超度的从来都不是亡灵,是我们自己的内心,我们的心千疮百孔,在与世人的关系中来回拉扯和较量中,实现一场完美疗愈。

读余灏老师的书,有一种置身其中的感觉,读到主人公撕心裂肺的哭泣时,心房好似也有感应一般刺痛了一下,在书中会时常遇见自己的影子,心魔似乎也曾经侵扰入梦。

现实中的虚幻和虚幻中的现实,哪一个才是真正的自己,人生短短几十年,面对心灵创伤的吞噬,我们能做的只能是绝地反击,实现自我救赎的过程。

即有人间,那也许真的会有天堂,天堂的美好就在于我们的灵魂不再受到创伤。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