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小宝宝吐奶怎么办?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小宝宝吐奶怎么办?

引用
澎湃
1.
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9372639

小宝宝吐奶是新手爸妈常常遇到的困扰,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宝宝吐奶?如何区分生理性和病理性吐奶?又该如何正确处理和预防?本文将为您详细解答这些问题。

门诊中经常有家长问我关于小宝宝“吐奶”问题,我家宝宝怎么老是吐奶?是有什么病吗?奶喂下去两小时了怎么还会吐出来呢?宝宝呕吐出来的奶怎么是奶块和清水呀?是不是不消化呀?……

到底是为什么呢?这吐奶该怎么破呢?我们来聊聊新生宝宝的消化道解剖特点:

1、食道:新生儿和婴儿的食管是漏斗状。弹力纤维和肌肉发育不全,食管壁黏膜中的腺体比较少。食管下段贲门括约肌发育不成熟,调控能力比较差,容易发生胃食管返流,发生呕吐。

2、胃:新生儿和婴儿的胃呈水平位置 , 容量小、逐渐扩容 。胃有两接口,与食道相连为贲门口,与十二指肠相连为幽门口。贲门口发育不完善,比较松;幽门括约肌发育良好,容易引起痉挛。发生痉挛以后,内容物不容易往下排。胃分泌的各种消化酶和盐酸少,酶活力低,所以消化功能差,容易出现溢奶和呕吐。

3、肠道:小儿的肠管相对成人要长。新生儿的肠管总长度等于身长的8倍,婴儿肠管总长度相当于身长的6倍,是有利于吸收。婴儿的年龄越小结肠相对短,不利于吸收水分而使粪便不成形,排出快。所以小婴儿大便次数相对多一些。

宝宝刚刚喂的奶吐出来和喂的奶性状是一样的,喂奶后1-2小时,奶进入胃内经过胃酸作用形成奶凝块,吐出来就像老酸奶样,有奶水分离。“溢奶”是“吐奶”的一种表现,是一种生理现象。

婴儿吃奶后,如果立即平卧床上,奶汁会从口角流出,甚至把刚吃下去的奶全部吐出。但是,喂奶后把宝宝竖抱一段时间再放到床上,吐奶就会明显减少。医学上把这种吐奶称为溢奶。随着宝宝月龄的增长、消化道的发育完善和辅食的添加、食物变稠变厚,溢奶会逐渐改善减少。

引起小宝宝吐奶的常见疾病因素又有哪些呢?家长如何家庭观察呢?

1、胃食管反流:是指胃及(或)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在小儿十分常见,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2种类型,绝大多数属于生理性,且反流不重,随着月龄的增加反流逐渐减轻,至1岁左右自然缓解,不会引起不良后果,多见于新生儿和小婴儿喂奶后发生的暂时反流及婴幼儿的功能性反流(或称易发性呕吐),不引起病理损害。

反流物损伤食管黏膜使之发生炎症变化,婴幼儿症状不典型,可表现为易激惹、睡眠不安、拒食和喂食困难。若反流较重或持续存在,或合并吸入性肺炎、窒息及影响正常生长发育等,即为病理性,也称为胃食管反流病。

2、幽门梗阻:幽门是消化道最狭窄的部位,正常直径约1.5cm,因此容易发生梗阻。由于幽门通过障碍,胃内容物不能顺利入肠,而在胃内大量潴留,导致胃壁肌层肥厚、胃腔扩大及胃黏膜层的炎症、水肿及糜烂。新生儿和婴儿会出现频繁、大量呕吐,导致严重的营养不良、低蛋白血症及贫血,并有严重脱水、低钾及碱中毒等水、电解质紊乱。

3、肠梗阻:肠管内或肠管外的病变引起肠内容物通过障碍,就叫肠梗阻。发生肠梗阻后,因肠内容物堵塞,肠管蠕动紊乱,病儿可出现腹痛,呕吐,肛门停止排便排气,腹胀等症状。随着病情的进展,上述症状逐渐加重,腹部拍片及透视可以看到肠管胀气和气液面等异常体征。

其实,儿保门诊中就诊宝宝的吐奶表现大部分都是生理因素引起的,但是家长的描述往往是比较夸大的。42天产后体检家长非常困扰宝宝的吐奶问题,宝宝体重长磅非常好,胖胖壮壮的,我问:“家长您说宝贝吐奶严重,那吐奶量比较多的、会喷的、鼻子里会有奶出来的一天有几次?”家长回答:“那不是每天有的,可能几天有那么一次”。

所以‘宝宝吐奶家长不用那么紧张,病理性吐奶宝宝一般体重增长不理想,伴随症状会比较多,发现可能病理表现及时儿童专科医院就诊检查。生理性吐奶家长如何家庭干预呢?

1、喂奶过程:容易吐奶的宝宝避免躺着喂奶、避免喂太饱、太多。母乳亲喂注意让宝宝良好乳头衔接。人工喂养宝宝奶嘴的开孔大小要合适,奶嘴必须充满乳汁,防止空气吞入。喂养过程尽量不要被打断,比如突然的噪音、刺眼的灯光和其他中断喂奶的行为。

2、 奶后注意拍嗝:宝宝在喂奶过程中容易吸入空气进入胃内,奶后注意拍嗝排出胃内空气,使宝宝打嗝减少吐奶。奶后可以将小宝宝坐在家长腿上,宝宝头侧靠在家长胸口,家长一手扶住宝宝头部枕后,一手空心手状(家长手部背侧朝上,大拇指向前与食指第一指间关节接触,使得手背拱起,拍背时落背有声)拍宝宝上背部,有利于胃内空气排出。

3、睡眠体位:对容易吐奶的宝宝睡觉的小床垫成头高脚低位,把睡觉的小床的床板床头处垫高10-15 度,使宝宝睡在轻度斜坡上,这样宝宝睡眠时胃可以处于倾斜位,减少吐奶。

4、宝宝吐奶如何处理:宝宝吐奶家长不要惊慌,根据吐奶量多少,量少可以让宝宝侧卧;量多可以让宝宝俯卧,家长帮宝宝空心手状拍宝宝背部,使口鼻、气管及肺中奶水能有效地咳出来,防止误吸。让宝宝大声哭,哭的动作就是大量的吸气及吐气,以测试呼吸道是否通畅,并可借以清除呼吸道中口腔中的异物。家长可以使用小毛巾或抽吸管清除口腔及鼻腔内的奶水。

5、宝宝吐奶后的处理:宝宝吐奶后嘴巴里、鼻子里会有奶和奶渣残留,家长可以在吐奶后用小勺或奶瓶喂点白开水,一般2毫升左右。主要是为了帮宝宝清洁口腔,让宝宝含水睡觉,不含奶睡觉,防止宝宝吐奶后喉咙口含奶发出“呼噜、呼噜”声音,又能防止孩子含奶引起舌苔厚腻。

小宝宝吐奶能破吗?没什么破解不了的,看看文章相信你应该可以。

本文原文来自澎湃新闻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