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社区”为中心 切实推动垃圾分类真正融入居民绿色生活新实践
“以社区”为中心 切实推动垃圾分类真正融入居民绿色生活新实践
随着《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的全面实施,石景山区以街道社区为依托,通过“至上而下”压实责任和“至下而上”积极作为的双向推动机制,不断深化垃圾分类宣传教育工作。各社区结合自身实际和优势,创新开展了一系列特色鲜明、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有效提高了居民的垃圾分类知晓率和参与度。
志愿服务,凝聚社区新力量
琅山社区的“垃圾分类桶前值守”活动,展现了青年志愿者的积极面貌。他们不畏严寒,坚守岗位,耐心指导居民进行垃圾分类,确保每一份垃圾都能正确投放。特别是志愿者这种不怕脏、不怕累的精神,赢得了社区居民的广泛赞誉,带动了周边群众的自觉分类,也增强了社区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夯实了基层垃圾分类力量。
普法宣传,助力形成新风尚
区综合行政执法队深入各社区,积极开展实地检查,并与社区携手,对居民进行面对面的普法教育,不仅确保了垃圾分类的规范执行,更深化了居民对垃圾分类重要性的认识让垃圾分类的理念切实转化为每个居民的自觉行动。海一社区从提高居民垃圾分类的能力水平出发,通过科普《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实际案例,加强了居民对垃圾分类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这种以法规为基础,以实践为导向的宣传方式,有效提高了社区居民的垃圾分类技能的同时,激发了居民主动分类的在自觉性,让垃圾分类成为了社区新风尚。
知识竞赛,激发学习新热情
西黄村社区举办的垃圾分类知识竞赛活动,通过垃圾分类知识的角逐,检阅了居民垃圾分类的实际技能,更激发了进一步深入学习的热情。这种趣味性与教育性相结合的活动方式,极大地提高了居民对垃圾分类知识的兴趣和参与度,加深了他们对垃圾分类实践重要性的认识。
通过一系列的垃圾分类宣传活动,不仅凸显了对《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的深入贯彻和有效执行,也体现了石景山区在推动垃圾分类实践中的创新与决心,成功营造了积极的社区环保氛围,为居民提供了实践绿色生活方式的平台,进而为构建和谐、美丽的城市环境奠定了坚实基础。
石景山区将持续加大宣传投入,激励社区为主体,主动创新宣传方式和丰富宣传内容,从而提高居民垃圾分类意识和能力,让垃圾分类理念深入人心,让自觉分类蔚然成风,社区与居民携手共同营造绿色和谐的生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