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喻的四种类型:明喻、暗喻、借喻和隐喻
比喻的四种类型:明喻、暗喻、借喻和隐喻
比喻是最常见的一种修辞方法,我们都知道它分为明喻、暗喻和借喻,其实,比喻还有一种类型,那就是隐喻。如果说比喻是一朵花,那么,明喻是花瓣,暗喻是花蕊,借喻是花粉,而隐喻,则是那沁人的花香。
隐喻是语言背后的思想表达,是人类诗性智慧的光辉。它明着说的是一回事,暗着却同时指向另一回事。它指桑骂槐,指东打西,含沙射影,借题发挥。
好的作家,无不是运用隐喻的智者;好的作品,大都是运用隐喻的美文;好的读者,无不是解读隐喻的高手。
隐喻是《秋天的怀念》中那在秋天里开得泼泼洒洒的菊花,是《紫藤萝瀑布》中那不敢开花的藤萝,是《散步》中那走大路和走小路的分歧,是《台阶》中据说能提高地位的台阶,是《雨巷》中“丁香一样的姑娘”……
隐喻还是邹忌口中的徐公美,是陶渊明笔下的桃花园,是《西游记》中的紧箍咒和九九八十一难,是《红楼梦》中的“千红一窟”和“万艳同悲”……
隐喻使得作品妙不可言,深不可测。初读是一种感受,再读又是一种感受,每一遍阅读,都会有新的发现,这便是文学的魅力。
海明威的《老人与海》,情节何其简单,隐喻又何其深刻,作家要表达的意思,都藏在海平面以下的冰山之中。海明威通过海平面之上的“老人与鱼”的此物、此状,抒写他对“人生感悟”的彼物彼状,几乎每一句话都可以有别样的解读。
【原文】丢了四十磅鱼肉,你的船走起来能更轻快。
【解读】人生有舍才有得,不要为失去的东西耿耿于怀。
【原文】“我真该带一块磨刀石来。”你该带的东西多着哪,可你就是没带,老家伙。眼下可不是想自己缺什么的时候。
【解读】人们常常在需要时才发现准备不够充分,不抱怨,全力应付当前的事态才是最好的选择。
【原文】一只猫从路对面走过,忙活着自己的事儿,老人定眼看了看它,又把目光投向大路。
【解读】人们都在忙自己的事,也注定彼此孤独。
现在,请带着隐喻的目光,重新阅读课文,重新阅读《西游记》和《红楼梦》,你会得到更多的乐趣和更大的惊喜。
(注:《老人与海》的解读参照广东袁海峰老师的示例)
本文原文来自360do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