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BTI对我们择业有帮助吗?
MBTI对我们择业有帮助吗?
MBTI性格测试在近年来非常流行,很多人在择业时会参考MBTI结果。但是,MBTI真的能帮助我们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吗?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分析MBTI的局限性,并提出更实用的自我认知方法。
事实一:MBTI并非严谨科学
MBTI的科学性本身是存疑的。大家可以百度一下MBTI的出处。
MBTI是由两名美国人凯瑟琳·库克·布里格斯和她的女儿伊莎贝尔·布里格斯·迈尔斯在荣格心理学的基础上建构的。
这两位创始人,无论是母亲还是女儿早期接受的都是家庭教育。妈妈14岁之前没有进过学校,进入大学后学的是农业;女儿从小接受的是自己母亲的家庭教育,进入大学后学习的是政治。
两人发现女婿的性格明显和自家人不同后,开始研究,从而产生了MBTI结构的自我报告问卷。这个科学性,就很凑合了。
但在当时,这个研究还是有意义的,可以帮当时的普通人判断自己适合什么工作,但也有历史局限性。更不要说,如今的职场大环境已经变得天翻地覆。
事实二:MBTI测试的结果是会变的
绝大部分早期的 MBTI 测试是需要二选一做选择的。但很多时候,我们不能仅仅用外向、内向、理性和感性来框定我们自己。
举个例子,在一家阶层感更强的国企日企韩企公司里,你没有同龄人朋友,那你表现得就可能更拘谨。我当年在韩企坐着靠椅,滑到别人桌前聊工作,都会被领导批评:《试用期最后一天被辞退,是我的问题还是公司的问题?》
而在一家企业文化相对平和的公司,身边有很多同龄人的情况下,你可能就会表现得更加开朗外向。
所以,在不同的心境下,不同的环境下,你做出的选择不同,最后测出来的结果也不同。
事实三:不要用MBTI限制自己
之前和唐安妮老师直播,她提出了一个我非常认可的观点。MBTI不能决定我是谁。它只是一个辅助的工具。对于迷茫的我们来说,可以用它帮助我们了解自己。但它的测试结果不能决定我们的未来。
如果因为 MBTI 测试的结果说我是「I」人,那么,我就认为我只能接受这一点,只能展现出「I」人该有的性格,「E」型的事情,我不能去做。那只会限制住自己的发展和机会。
举个例子,很多年轻人坚持说:我不能做销售,因为我是I人。但事实上,我见过很多优秀的销售,都是I人。优秀的销售,并不是说一定要口吐莲花,能言善辩;真正优秀的销售,应该清楚知道客户的需求,所以他们大概率善于倾听。为什么说I人就不能做销售呢?
其实,我们有一个更好的方式,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我:
找到身边了解自己的朋友,让他们评价自己,让他们给自己贴一些关键词。朋友的直接反馈,往往比一个调研,更能让我们清楚了解自己的特点。
事实四:MBTI可以是职场社交的工具
就像星座、家乡一样,MBTI是一个有效的让我们开始与陌生人攀谈的工具。举个例子,你需要和新领导沟通,试图让领导在管理时更有边界感。那么,你可以从MBTI出发,了解领导的风格。
当然,有些时候,我们了解自己和其他人的性格,还能够减少职场人的内耗,有些时候,不是你做得不够好,而是对方和你的性格不合拍,这可能是双方的问题。我们可以针对性寻找解决方法。
写在最后
所以,回到问题本身,我的看法是,MBTI仅仅是一个辅助工具,你更需要关注的是:
我热爱什么样类型的事情/工作?什么样的事情让我有成就感?
我擅长什么类型的工作,什么事情我驾轻就熟,有一定经验?
市场上有什么样的企业愿意为我热爱、擅长的事情付费?大概付多少?我可以接受吗?
我本身并不很讨厌 MBTI,但是我很反感唯MBTI论的观点。让人开心的一点是,很多职场人也意识到这一点,他们一方面喊着自己是I人,一方面也可以充分展现自己的特点,再自我吐槽,为I做E,为钱做E……
其实,也挺可爱的。
本文原文来自36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