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渡无双》作品研讨会:一部反传统的仙侠佳作
《且渡无双》作品研讨会:一部反传统的仙侠佳作
2025年2月13日,由中国作家协会网络文学中心、江苏省作家协会、番茄小说主办的纸老虎《且渡无双》作品研讨会在线上召开。与会专家从主题、人物、结构、语言等方面对作品进行了全方位的研讨。
据谢思鹏介绍,《且渡无双》多次蝉联番茄小说巅峰榜高口碑作品之一,有15.8万读者打出9.7的高分,目前作品已出版上市,出版首日预售即超过3万册,影视版权已售出。作品以轻松幽默的语言风格,讲述了一个主人公在系统要求下拯救师门中“恋爱脑”的反传统仙侠故事。虽然设定在仙侠世界,却有着对现实主义的观照。
何弘表示,《且渡无双》跳出了以“爽”为主的模式,把传统网络文学的修真传统题材类型和穿越的经验手段结合起来,设定新颖;同时作品也更加注重主题的开掘,将“自渡”“渡人”的理念进行了深刻的表达,反映了文学自觉性的进一步增强。此外,很好地把“恋爱脑”等现实问题、现实议题引入到修真穿越的背景下去表达,作品的现实意义不断增强。杨发孟表示,《且渡无双》不仅仅是一部娱乐性作品,更是一部充满思想深度的文学佳作。作品通过对人性、命运、权力等主题的探讨,引发了读者对现实生活的思考。这种思想性与艺术性的结合,正是网络文学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
作为近年来仙侠修真题材中颇具代表性的小说,纸老虎《且渡无双》在叙事策略、主题表达与类型创新等方面均有新表现。与会专家从主题、人物、结构、语言等方面对作品进行了全方位的研讨。
杭州师范大学文创学院教授夏烈表示,《且渡无双》是作者自我创作阶段的一次重要跃进。作品选择了反言情、反“恋爱脑”的所谓女频惯例,直接将女频网文包括仙侠女频所定型的言情模式作为小说的刻意悖反,直接用“拯救恋爱脑”作为主角林渡的系统任务,并且到了需要拿任务换生命的地步。这在一定意义上反映了当下时代情感问题和情感导向,也是对长久以来两性意识、性别意识的拨反,带有青年成长和健全人格的考量。
在南开大学文学院副教授陈琰娇看来,大师兄为爱挖骨、二师姐剖腹取胎、师尊献祭天道……这些在传统虐文中催人泪下的情节,在这部小说里全成了恋爱脑病例档案。林渡的治疗方案更是饱含现代生存逻辑:用PUA话术反向洗脑绿茶男,用职场逻辑拆解“为爱放弃宗门编制”,甚至给直男师兄塞“反诈话本”,宛如修真界《消失的她》宣传大使。这种把爱情病理化的处理,暗合了当下年轻人对亲密关系的祛魅与重构。
首都师范大学艺术与美育研究院教授许苗苗认为,《且渡无双》语言欢脱灵动、对话风趣、简洁得当,无论在网上还是纸媒都堪称佳作。作者有意识地在文内运用不同笔调,描写林渡治疗恋爱脑时,刻薄毒舌,但描写宗派内日常修炼则温暖明快,让读者不由带上“姨母笑”。两重转变收放自如,让故事读来更加丰富。作品凸显了网络文艺作为新大众文艺的特质,作者娴熟运用各类网络梗和日常笑料,深谙“参与即创作”的道理。
三江学院网络文学院院长赖尔评价,小说的人物设计打破了传统修真文中“强者为尊”的单一逻辑。林渡的“病秧子”“琉璃心”身份形成第一重反差——柔弱躯壳下包裹着理性的灵魂。她以渡人为任务,却在拯救他人的过程中完成自我救赎,而无上宗小伙伴们的“专业团队”成为林渡的最大助力,每个角色都栩栩如生。在天才和凡人之间,这些反差与矛盾的组合、解构主义手法,让角色超越了扁平化的“标签”,成为具有现实投射意义的复杂个体。
研讨会上,纸老虎坦承自己的创作心路:“‘恋爱脑’是当下热门话题,情感关系中过度的单向付出,本质上是人物主体性的缺失,许多年轻读者对此感到不满,折射出他们对自我价值实现的追求。因此,我选择这一切入点,既顺应市场讨论,也希望借此表达我的理解——真正的拯救是通过改变成长环境,引导人物建立正确的价值观与主体意识,而非单纯的外部干预。我希望在救赎文中拓展这一理念,即个体的成长不仅源于自我突破,也受社会关系的影响。因此,林渡在拯救身边人时,也在重塑自己的社会关系,实现自我完善。”
朱钢做总结指出,林渡将师门“恋爱脑”诊断为情感认知失调,其实是感性与理性、个人与社会的平衡问题,指出我们当如何认识爱和学会怎样去爱,在守住小爱的同时镕铸大爱。“渡人”先“渡己”,是林渡个人成长的收获,也是我们生活所应有的智慧和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