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鼓室精美图解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鼓室精美图解

引用
丁香园
1.
https://www.dxy.cn/bbs/newweb/pc/post/44255746?_t=t

鼓室是颞骨岩部中的一个不规则间隙,其解剖结构复杂且精妙。本文将详细介绍鼓室的位置、大小、边界、内容物以及相关结构的解剖学特征,帮助读者全面理解这一重要听觉结构。

鼓室概述

鼓室 tympanic cavity 是颞骨岩部中的不规则的间隙。由岩部、鳞部和鼓部围成,上下径和前后径均约15mm ,左右径为5 6mm ,容积约12ml 。内有听小骨、韧带、肌肉、血管和神经。
鼓室内面及结构表面都有黏膜衬覆。黏膜与前方咽鼓管及后部的乳突小房内的黏膜移行。

鼓室的周界

鼓室有6 个壁。
(1) 上壁:即鼓室盖,为一薄骨板,分隔在鼓室与颅中窝间。中耳感染可经此处侵入颅内。
(2) 下壁:又称颈静脉壁,为颈静脉窝的一薄骨板,分隔鼓室和颈内静脉起始部。该部骨板偶可缺失。
(3) 前壁:又称颈动脉壁,即颈动脉管后壁,前壁上部鼓膜张肌半管咽鼓管的开口
( 4) 后壁:又称乳突壁,上部有乳突窦开口,鼓室借乳突窦向后通入乳突内的乳突小房。
中耳炎易由此侵入乳突小房而引起乳突炎。乳突窦口的内侧壁有外半规管凸,乳突窦口下部的锥隆起为镫骨肌所隐处,隆起的尖端朝向前庭窝。面神经管由鼓室内侧壁经锥隆起上方转至后壁内垂直下行,出茎乳孔。
( 5 ) 外侧壁:主要由鼓膜形成,又称鼓膜壁,鼓膜上方有由鳞部骨质围成的鼓室上隐窝。
鼓膜 tympanic membrane 是椭圆形半透明的薄膜,位于外耳道底,作为外耳与中耳的分界。
直径约0.91cm ,向前外下方呈45°55°倾斜。前、下、后部附于颞骨鼓部的鼓沟,较坚实,称紧张部;上部附于颞骨鳞部,称松弛部,由于该部缺少纤维组织,常可因炎症而致此部出现穿孔。
鼓膜呈灰白色,中央有锤骨柄的末端附着,向内略凹,称鼓膜脐。正常鼓膜的前下部有一三角形反光区,称光锥,可作观察鼓膜的形态、质地变化等生理状况的标志。
(6) 内侧壁:又称迷路壁,由内耳的外侧壁形成。中部的丘状隆起为岬,岬的后上方有椭圆形的孔,称前庭窗或卵圆窗,为镫骨底封闭。岬后下方的圆形小孔称为蜗窗或圆窗,活体有膜封闭,又称第二鼓膜,在鼓膜受损时,也可感受声波振动。前庭窗的后上方有弓形隆起,为面神经管凸,内藏面神经。此处骨质薄,甚至缺如,因此中耳炎症可能波及面神经。

鼓室的内容物

鼓室中主要有3 块听小骨、骨间关节、韧带,以及相连的鼓膜张肌、镫骨肌和血管神经等。
(1) 听小骨:锤骨是直接承接鼓膜的振动并传递给砧、镫骨者。锤骨头与砧骨组成锤砧关节,关节上方的锤骨上韧带悬于鼓室盖,锤骨颈处有鼓膜张肌相连,颈的前部的锤骨前突为锤骨前韧带附着处。锤骨柄与头成130° 角,柄上部有锤骨短突,末端有附于鼓膜脐的豆状突。砧骨由一体二突组成,短突处有韧带附着,长突则与橙骨头形成砧镫关节镫骨有头、颈、前、后脚和底,镫骨底借环状韧带封闭于前庭窗上,镫骨颈有镫骨肌腿附着。
(2) 鼓膜张肌(tensor tympani muscle)和镫骨肌stapedius muscle) :为人体最小的骨胳肌。鼓膜张肌容纳于鼓膜张肌半管内,位于锤骨柄上端,可紧张鼓膜,由三叉神经下颌支的鼓膜张肌神经支配。镫骨肌起自锥隆起内腔与面神经管壁裂隙,可牵拉砧骨头,减少对前庭窗的压力,由面神经的镫骨肌支支配。
(3) 鼓索:为面神经在出茎乳孔前的分支,行于听小骨链间从鼓室后壁达前壁。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