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古代战争中,粮草保障异常重要而困难,究竟难在哪?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古代战争中,粮草保障异常重要而困难,究竟难在哪?

引用
搜狐
1.
https://www.sohu.com/a/854414433_121144202

自古以来,人类的任何远行活动都离不开充足粮草的供应,尤其是战争。在古代,粮草供应的难度极大,一旦断粮几乎是必败。那么,古代的粮草供应究竟难在哪?

难度一:运输速度慢

在古代,军队作战粮草供应最难的问题应该就是运输速度慢,因为在古代运输无非靠两种途径,一是用人力,人推着手推车或者用扁担挑;二是用畜力,用骡马驴牛拉车运输。

如果不是条件限制或者特殊情况下,人们通常会选择后者,因为牲口的力气更大,耐力也更好,有条件就喂草料,没条件就吃路边的青草和树叶就可以了。

人力只适合短途运输,人的力气和体力有限,送不了太多粮食,而且一个壮小伙每天长途行走至少要吃一斤粮,要是走上一个月带的粮恐怕路上就吃光了。

尽管牲畜运输稍好,但无论是速度还是运输量仍然无法与今天相比。驾车的车夫、护送的兵士每天也要吃粮,因此只能尽可能每批运送粮草的车多一点。

速度慢的第二个影响就是食物种类有限。需要保鲜的食物在当时任何运输方式都运送不了,菜和肉都要制成干才保证运到军营后不坏,因此军营餐桌上的食物种类和营养也十分有限。

如果战场过于遥远,那么运输过程可能要从一个季节到另一个季节,经历冷热转换、雨季到旱季的转换,食物很容易变质发霉。

影响速度的不仅有路程,还有崎岖的地形,从世界任何一处往任何方向行进一两千里一定会遇到河流、湖泊、沙漠、戈壁、山地等复杂地形,古代没有现在平整的道路或者铁路,车辆通过会非常艰难。

1941年秋天,苏联秋雨绵绵,天气湿冷道路泥泞,那种天气下德国的汽车和坦克尚且难以前行,何况古代的马车呢?

而且现代战争粮草运输是有保障的,一旦陆上有阻碍,如自然灾害或通道被阻断,可以空运物资,尽管经济上不划算,但是战场价值很大。古代就没有这样条件保障,粮草运输队伍大、人员少,非常脆弱,很容易遭受人为或自然重创,那时再运一批粮食也来不及了。

难度二:粮食数量很难保障

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现代战争的粮草供应更足,首先是作物的种类增多,粮食加工能力提高,作物产量提高,而且还能够进行大棚种植,无论什么季节都能收获粮食。只要准备开战,就可以提前收获粮食,或者从国外进口。

两伊战争,那么高强度的战争,双方几千万人口就是硬耗了八年,而古代多数朝代都达不到这样的人口规模,却很难打八年这样强度的战争。

古代无法从国外大量进口粮食,作战全靠本国粮食储量,因此古代很多大的战役、攻势都要赶在麦子熟的时候。

秦汉时期的小麦产量为一市亩一百二十斤,南方大米为一市亩九十六斤,到了隋唐小麦一市亩产一百零五斤,南方大米一市亩产一百五十斤,今天我国的小麦、玉米、大米的亩产量都在几百斤、上千斤左右,可见古代粮食产量有多低。

古代没有现在这样的抗风险能力,旱了不能人工降雨,涝了又没有那么多水库蓄水,作物病了也没有农业科技部门的专家帮着研究,粮食供应受季节和自然环境影响大。

如果战争时间太长,谁也无法保证明年的粮食是否能足额应付。

正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粮食不稳定再大的优势也没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兵出祁山屡次为粮食苦恼,甚至还因为乏粮不得不退兵,军事统帅的谋略再高也必会受粮食的影响。

难点三:通讯能力和侦察能力差

古代没有网络、飞机、侦察卫星、电话等,传递消息和侦察最主要的手段就是人力,也就是驿卒和斥候。

如果是国内作战粮草供应难度不大,如果是国外作战,比如卫青和霍去病的漠北之战,汉军集结了十几万骑兵深入漠北,还以数以十万计的民夫和步兵作为保障。

这样的战争大军运动距离远,而且是深入陌生的敌境,假设战争变成了持久战,就需要后方源源不断地向前运输物资。

战场广阔,大军又以骑兵为主,机动速度快,和敌人混战在一起,后续的运输粮草的队伍很难联络到前线作战的大军,结果不是走丢就是被敌人全歼。

难点四:人员协调难度大

首先是押运粮草的队伍人员协调难,通常押运粮草会用士兵和民夫,如果士兵人数太少粮草就可能被劫走。如果士兵人数过多就会在路上吃掉更多的粮,也会占用作战部队的力量。

种粮的人和押运的人也很难协调,一个国家的劳动力是有限的,军队士兵本身就是劳动力,运粮的民夫和种粮的农民也是劳动力。

当年漠北之战汉朝十万骑兵有二三十万的人负责运输保障,也就是说战场上一个兵至少需要两三个人运的粮才能保证,要种出这些粮需要的人就更多,保障前线一个兵的战斗力要将近十个人。

社会上的劳动力就这么多,如果不能合理分配,粮食供应同样难以保障。

这一点归根到底是生产工具落后,生产效率低造成的,现在的军队只要训练和保家卫国就可以,而古代的军队闲下来的时候还要屯田。虽然这是个不错的方法,但是也是个无奈之举。

古代的粮草保障从种粮到作战的士兵吃到粮处处皆是风险,一场大战过后只有那些在战场上建功立业的人被人们所记住,被后人所敬仰。

其实那些能跨越千里,斗山川,战风雪把粮食送到前线的人同样可称之为英雄壮士。

参考文献

【1】纪录片《汉匈之战》.央视网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