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宝宝哭闹的原因及应对方法
小宝宝哭闹的原因及应对方法
案例:乐乐是2个月大的宝宝,圆圆胖胖的小脸,大大的眼睛,十分可爱。可是最近半个月,乐乐妈妈非常苦恼,几乎每天傍晚时分,乐乐都要哭闹1个小时甚至更久。无论喂奶、换尿布,还是抱着他摇晃都没有用,他越哭越大声,还带着尖叫,脸色通红,两个拳头攥得紧紧的,双腿也蜷缩着,似乎很痛苦的样子。带着他去医院后,他却不闹了,精神很好,仿佛什么都没发生过。医生给乐乐检查了身体,也没发现什么异常。
小宝宝哭有哪些原因?
名医答疑(竺智伟)
哭是人类正常行为的一部分,在婴幼儿期哭吵所占据的时间比例更多。很多新手父母由于没有经验,一听孩子哭就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不知所措。其实,哭是宝宝的语言,是向父母表达自己内心需求的方式之一,通过哭声敏锐地觉察宝宝的需求,在照料宝宝时就会心中有数,处理得当。
身体不适:饥饿、尿湿了、拉便便了、太冷太热、困了,宝宝都会有节奏地啼哭,并伴随着一些身体语言,比如找奶头、扭屁股、打哈欠等,满足了他的需求后就会停止哭闹。有东西伤到(刺激到)宝宝的时候他会突然发出剧烈大声的哭喊,需要立刻检查一下他的身体再适当的安慰他。当宝宝哭闹还伴随着精神差、食欲下降、咳喘、呕吐、大便改变等情况,需要立即就医。
情感需求:安全感是仅次于生理需求的第二大需求,宝宝刚来到这个陌生的世界,有许多东西需要适应,非常需要来自父母的安抚,因此当他想要抱抱、觉得无聊时也会哭闹。亲密的拥抱,肌肤的抚触,父母的笑脸和柔和的声音都能够让他安静下来。
此外,在宝宝满4个月以前,过度哭吵是家长最关注的问题之一,宝宝过度哭吵会直接影响新手妈妈的情绪。案例中的乐乐宝宝就是属于婴儿过度哭吵,即婴儿一天中超过3小时发作性的哭吵,每周3天以上,除此之外,婴儿食欲佳,生长良好,没有其他症状。具体原因尚不清楚,原来认为与小婴儿胃肠道功能紊乱引起的肠绞痛有关,现在发现,也可能是生理、气质及母婴关系等综合因素所致。目前对婴儿过度哭吵尚未找到明确有效的治疗方法,因此给予父母心理支持,帮助正确认识这种症状更重要。
名医金句:宝宝哭闹有原因,病理因素先排除,生理需求早满足,拥抱互动要牢记,过度哭闹很忧虑,家人医生来帮助。
护理专家答疑(张秀春)
新手妈妈经历了辛苦的分娩,血液中激素水平波动很大,常常会出现敏感、焦虑、抑郁的心境,这时再遇到过度哭吵的宝宝,会雪上加霜。妈妈要学会向家人求助,家人也要体贴关爱母亲,同理母亲的情绪,分担照料宝宝的任务。必要时妈妈也应该向心理医生求助。
家长可以采取下列措施安抚过度哭吵的宝宝:
- 紧紧拥抱宝宝或飞机抱,并轻轻拍打宝宝背部。
- 用暖水袋热敷宝宝腹部并轻揉按摩,或给他洗个热水澡。
- 耐心温柔地安抚宝宝,给予抚触,别让自己焦虑不安的情绪传染宝宝。
- 建议母乳喂养。
温馨贴士:当妈妈,不容易,先要照顾好自己,温柔安抚紧拥抱,学习应答小宝宝。
本文原文来自澎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