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产!首个特斯拉储能超级工厂重塑产业生态
投产!首个特斯拉储能超级工厂重塑产业生态
特斯拉上海储能超级工厂于2月11日正式投产,这是特斯拉在美国本土外投建的首个储能超级工厂。该工厂规划年产新一代特斯拉超大型商用电化学储能系统Megapack 1万台,储能规模近40吉瓦时。这一重大项目的落地,不仅体现了特斯拉对上海投资环境的认可,也将为上海乃至长三角地区的储能产业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特斯拉上海储能超级工厂于2月11日在上海临港正式投产。这是特斯拉在上海临港投建的第二座超级工厂,也是特斯拉在美国本土外投建的首个储能超级工厂。
据上海经信委报道,该工厂24年5月开工建设,用时仅7个月竣工完成,再度刷新了“特斯拉速度”和“上海速度”。
美国政坛风起云涌,不耽误美资重仓“中国市场”。
我们浅聊一下储能超级工厂背后的企业选址与产业动态。
梅开二度 落子上海
2019年1月,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开工,创造了“当年开工、当年竣工、当年投产、当年上市”的“特斯拉速度”。特斯拉上海储能超级工厂延续了高效率。
为什么储能超级工厂选址上海?回答这个问题,需要搞清楚这个产业需要什么?
储能,顾名思义就是按照需要进行能量存储与释放。其主要应用包含新能源波动功率平滑、调峰调频、应急电源、峰谷套利等。
上海储能超级工厂规划年产新一代特斯拉超大型商用电化学储能系统Megapack 1万台,储能规模近40吉瓦时,相当于1万3000个家庭,或40个中型工厂一年的用电量。
结合起来看,他的选址考量,无非是资源成本、人才储备、配套产业、政策环境。
其一,成本上,他需要考虑的产业基础是庞大的电力系统支撑。上海临港片区正在打造“风-光-储-氢”一体化布局,超级工厂能够更加便捷地获取接入海上风电直供电系统的“通道”。再者,我国用电成本要远低于欧美等发达国家,同时我国用人成本性价比高。
其二,配套产业上,硬件制造、技术储备等是重头。上海背靠的长三角,有着全世界最完整的储能产业链之一,产业集群涵盖锂电池、钠电池、压缩空气储能、新兴储能技术等多个领域。
近年来,上海落地了多个具有技术领先的示范性项目,例如腾讯青浦数据中心光储项目,主打“数字技术+储能”模式。“商业综合体+储能”领域,纬景储能零碳智慧综合能源中心,被国家能源局列入新型储能试点示范项目。
其三,人才储备层面上,高端研发工程师是关键。在上海,复旦、交大等多所高校针对不同细分领域,布局了研发创新平台,形成差异化的储能研究优势。上海硅酸盐所、宁德时代未来能源研究院等一批知名科研院所,也在储能行业前沿领域开展了多项技术攻关与创新应用。
储能产业研究土壤肥沃,科研院校的高端素质人才济济的同时,还注重构建蓝领人才配套措施。在普通工人配套待遇上,上海临港统筹整车超级工厂的蓝领公寓,满足2000多名储能工厂员工的安居需求。同时还定制了公交接驳班线,计划在储能工厂投产后根据实际需求投入运营,为企业员工通勤提供便利。
其四,政策环境上,上海更是提前布局规划。24年年末发布《上海市新型储能示范引领创新发展工作方案(2025—2030年)》,在顶层设计上下足功夫,围绕产业发展布局、应用场景建设、技术开发创新等方面提出规划方案。针对特斯拉上海储能超级工厂项目,上海临港创新推出的“项目服务包”机制。具体而言,针对项目视角和特定场景将全套服务体系前置嵌入到审批启动前。
如果说19年的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开工,给新能源汽车行业带来“鲶鱼效应”。那么,25年2月投产的特斯拉储能超级工厂,又会给产业链带来什么深远影响呢?
千亿级产业“链式反应”
首个特斯拉储能超级工厂正式投产,是中国新能源产业从“市场换技术”到“技术造市场”的历史性跨越。特斯拉储能工厂落地上海,将带动我国长三角地区形成千亿级产业集群。
我们从产业链角度深入分析一下“链式反应”。
首先,对于上游产业链,从原材料供应和零部件制造两个层面入手。原材料供应方面,为满足特斯拉每年1万台 Megapack 的生产需求,对电池原材料如锂、钴、镍等的需求大增,会吸引相关矿产加工企业在上海及周边布局。同时,也会刺激上海本地及周边化工企业加大对电解液、隔膜等关键材料的研发和生产投入,提高本地化供应能力。
零部件制造方面,利好储能系统所需的电池模组、逆变器、电池管理系统(BMS)等零部件。延伸一下,电池模组板块,对于宁德时代、亿纬锂能等重大利好,能抓住机遇锁定核心订单;逆变器模块,于本土优质企业株洲变流、上能、锦浪、首航、正泰等,是技术迭代加速的重要契机。
此外,特斯拉对零部件质量和技术要求高,将促使供应商不断进行技术升级和创新,提升整个产业链的技术水平。
其次,中游产业链,以生产制造和系统集成为例。生产制造方面,特斯拉储能超级工厂的生产模式和管理经验会对储能制造企业产生示范效应,推动本地企业优化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系统集成方面,特斯拉Megapack产品的大规模生产,需要强大的系统集成能力,这会吸引专业的系统集成商在上海及周边设立分支机构或合作项目,加强与特斯拉及本地企业的合作,提升上海在储能系统集成领域的整体实力。
最后,针对下游产业链的应用市场。特斯拉储能产品的市场推广,将进一步开拓储能应用市场,会对电网侧储能、工商业储能、分布式能源储能等领域产生连锁反应。特斯拉储能产品的市场推广,将进一步开拓储能应用市场,会对电网侧储能、工商业储能、分布式能源储能等领域产生连锁反应。
随着储能项目的增加,对储能系统的运维、检测、数据分析等能源服务需求也会相应增长,会吸引相关能源服务企业进入上海市场。据悉,特斯拉上海储能超级工厂产品供给全球市场。特斯拉公司能源与充电副总裁麦克·斯耐德表示,上海储能超级工厂将成为特斯拉全球能源业务的关键增长引擎。这不仅将在全球市场增强“中国制造”声量,还能作为“中国制造+国际品牌”跨界融合典范发挥长尾效应。
从“抢企业”到“造生态”的升维战争,今天招商要拼“三链融合”(创新链、供应链、人才链)。顶级企业特斯拉的选址决策,正在重构产业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