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40句意境绝美的诗词,第一眼,就让人惊艳!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40句意境绝美的诗词,第一眼,就让人惊艳!

引用
1
来源
1.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5/0210/22/54192271_1146482932.shtml

中国古典诗词以其独特的意境美和韵律美,千年来一直滋养着中国人的心灵。从自然山水到四季变换,从个人情感的抒发到人生哲理的探讨,这些诗句不仅展现了古代文人的才情与智慧,更凝结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让我们一起欣赏这些意境绝美的诗词,感受其中蕴含的无穷魅力。

描写自然山水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赏析:描绘了塞外沙漠中孤烟升腾、黄河尽头落日浑圆的壮丽景象,展现出大漠的广袤无垠与雄浑气魄,以简洁而有力的笔触勾勒出一幅极具震撼力的塞外风光图。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赏析:既写出西湖晴天时波光粼粼的艳丽,又描绘出雨天时山色朦胧的奇妙,生动地展现了西湖在不同天气下的迷人姿态,将西湖的美刻画得细腻入微。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
赏析:落霞、孤鹜、秋水、长天相互映衬,构建出一幅色彩绚丽、境界宏阔的画面,动静结合,意境深远,成为千古传颂的写景名句。

“青山看不厌,流水趣何长。”——钱起《陪考功王员外城东池亭宴》
赏析:写出青山绿水的无穷魅力,看不尽的青山蕴含着大自然的永恒与宁静,无尽头的流水则象征着生机与灵动,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山水的热爱与沉醉。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杜甫《旅夜书怀》
赏析:通过描写星空低垂于广阔平野之上,月亮在大江中随波涌动,营造出雄浑壮阔的意境,烘托出诗人在旅途中的孤独与渺小,也展现了天地的浩瀚与无垠。

描绘四季景致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朱熹《春日》
赏析:用“万紫千红”形象地描绘出春天百花盛开、色彩斑斓的繁荣景象,“等闲识得东风面”则将春天的到来写得轻松自然,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春天的气息与活力。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赏析:描绘了西湖六月荷花盛开的壮丽场景,莲叶无边无际与天相接,荷花在阳光映照下格外鲜艳,从视觉上给人以强烈的冲击,展现出夏日西湖的独特魅力。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杜牧《山行》
赏析:诗人因喜爱枫林晚景而停车驻足,将经霜的枫叶与二月春花相比,突出枫叶的艳丽,不仅描绘出秋天山林的绚丽色彩,更蕴含了一种对秋景独特的审美情趣和乐观向上的精神。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赏析:以春花喻冬雪,将塞外雪景写得神奇壮丽,仿佛一夜之间春风吹拂,千树万树梨花盛开,给寒冷的冬天增添了盎然生机,也表现出诗人的浪漫情怀和对边塞风光的惊叹。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赏析:茫茫寒江之上,唯有一叶孤舟和一位身披蓑衣头戴斗笠的老翁在雪中垂钓,营造出一种孤寂、清冷的意境,既展现了冬天雪景的寂静与寒冷,又流露出诗人在政治革新失败后的孤独与不屈。

抒发情感心境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其五》
赏析:诗人在东篱下采菊时,不经意间抬头望见南山,体现出一种悠然自得、超脱尘世的心境,在田园生活中找到了内心的宁静与自由,达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赏析:以滔滔东流的一江春水比喻无尽的愁苦,将抽象的情感具象化,生动地表现出亡国之君李煜心中深沉、浩渺且绵绵不绝的哀愁,情感真挚而强烈,具有极强的感染力。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孟郊《登科后》
赏析:生动地描绘出诗人进士及第后的畅快心情,在春风吹拂下,马蹄轻快,仿佛一日就能赏遍长安的繁花美景,淋漓尽致地展现了诗人的喜悦、自豪与意气风发。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李煜《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
赏析:用丝缕来比喻离愁,形象地表现出离愁的纷繁复杂、难以排解,“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则将这种难以言喻的愁苦心境表达得深沉含蓄,让读者深切感受到诗人内心的痛苦与纠结。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王维《终南别业》
赏析:诗人走到水流尽头,便坐下来看云卷云舒,表现出一种随遇而安、豁达闲适的心境,蕴含着对人生境遇的坦然接受和对自然变化的深刻感悟,体现了王维诗中的禅意与哲理。

营造意境氛围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李商隐《锦瑟》
赏析:诗人借助沧海、明月、明珠、蓝田、暖日、玉烟等意象,营造出一种朦胧、迷离、凄美而又神秘的意境,充满了梦幻般的色彩,使诗歌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和无尽的遐想,难以确切把握其主旨,却又深深为之吸引。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林逋《山园小梅》
赏析:通过“疏影”“横斜”描绘梅枝的姿态,“水清浅”提供背景,“暗香”写梅花的香气,“浮动”“月黄昏”营造氛围,将梅花的清幽、高洁之美展现得淋漓尽致,营造出一种静谧、淡雅而又富有诗意的意境,被赞为咏梅的千古绝唱。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张继《枫桥夜泊》
赏析:月落、乌啼、霜天、江枫、渔火等意象相互交织,营造出一种清冷、孤寂、幽远的氛围,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中难以入眠,心中充满了忧愁,使读者仿佛置身于那个秋夜的枫桥边,感受到那份深深的惆怅与寂寥。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赏析:描绘了中秋之夜庭院中月光满地、树上栖息着乌鸦、冷露打湿桂花的景象,营造出一种静谧、清冷、空灵的意境,以景衬情,含蓄地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杜牧《泊秦淮》
赏析:两个“笼”字将轻烟、寒水、淡月、细沙四种景物融合在一起,描绘出一幅朦胧、淡雅而又略带哀愁的秦淮夜景图,为下文对历史兴亡的感慨和对现实的忧虑奠定了基调,使诗歌充满了深沉的历史感和文化底蕴。

体现人生哲理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赏析:以沉舟、病树比喻自己的困境,而千帆竞发、万木争春则象征着新生事物的蓬勃发展,蕴含着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和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哲理,表达了诗人豁达乐观、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鹳雀楼》
赏析:简单质朴的语言揭示了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哲理,鼓励人们要有不断进取、追求更高目标的精神,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常被引用激励人们在人生道路上努力攀登。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题西林壁》
赏析:从庐山的不同角度观察会有不同的景象,而难以看清其全貌是因为身处山中,说明了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道理,提醒人们要全面、客观地认识事物,不能局限于自身的角度和视野。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赏析:强调了书本知识与实践的关系,仅仅从书本上获取知识是不够的,必须亲自去实践、去体验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事物的本质,倡导学以致用、知行合一的学习方法和人生理念。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赏析:描绘了在山水环绕中前行,看似无路可走时却又发现新的村庄的情景,蕴含着在困境中不要绝望,坚持下去就会迎来转机的哲理,常被用来形容在遇到困难或绝境时突然出现新的希望和出路,给人以鼓舞和信心。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