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童在中缅边境附近走失,家属发声,允许私人救援团队参与吗
女童在中缅边境附近走失,家属发声,允许私人救援团队参与吗
1月19日14时40分左右,在云南省保山市腾冲市青草岭附近,一个快乐的家庭出游变成了令人揪心的搜寻行动。
当时,8岁的尹潇楠正与家人和亲戚们一起在风景如画但地形险峻的青草岭游玩。不幸的是,潇楠在离开大人视线大约十分钟之后便不见踪影。
发现孩子失踪后,家人们立刻展开了寻找,并迅速报警求助。尹潇楠身高约130厘米,走失时身穿黑色短袖T恤(胸前有印花图案)、藏青色运动裤及粉红色运动鞋,她通常佩戴着一块粉色的电话手表,但在当天因为觉得不方便而被取下。这个决定事后让她的母亲感到无比后悔,因为如果手表还在,或许可以通过定位功能更快地找到孩子。
青草岭是一个邻近缅甸边境、海拔达3466米的地方,这里山势陡峭,怪石嶙峋,常年覆盖着白雪。考虑到这样的地理环境以及夜间温度接近冰点,小女孩的安全状况令人担忧。
为了尽快找回潇楠,当地政府组织了超过400人的搜救队伍,包括公安、应急救援人员、联防队员、护林员、扑火队成员、镇村组干部、蓝天救援队以及周边群众。他们使用了热成像无人机和搜救犬等高科技设备进行地毯式搜索。尽管如此,截至1月23日,仍然没有找到任何有效的线索。
与此同时,孩子的家人通过媒体发布悬赏信息,承诺对于提供有效线索帮助找到孩子的个人,将给予人民币100万元作为酬金。
案件发生以后,有网友表示,为什么家长不时刻保持对孩子的位置关注?尤其是在这样一个偏远且危险的地方!现在说什么都晚了,希望孩子能平安归来。也有网友认为,摘掉电话手表的行为真是太鲁莽了!这种时候,一点点预防措施都可以救命。现在的科技这么发达,干嘛要放弃这些工具呢?真让人无语。
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搜救行动是否应该由政府主导,还是可以允许私人救援团队参与呢?根据中国的法律法规,一旦发生人员失踪事件,特别是涉及到未成年人的情况下,政府部门应当承担起主要责任,组织协调相关力量展开搜救工作。然而,在实际操作中,由于资源有限或特定条件下需要更专业的技能,政府通常会欢迎并鼓励具备相应能力和经验的私人救援团队加入。因此,只要私人救援团队符合安全标准并且能够配合官方指挥调度,它们是可以参与到搜救行动中的。此外,《突发事件应对法》也明确规定了各方在紧急情况下的职责分工,确保救援工作的高效性和有序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