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普通人眼中的AI:大众对AI的认知调研报告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普通人眼中的AI:大众对AI的认知调研报告

引用
数英digitaling
1.
https://www.digitaling.com/articles/211742.html

随着人工智能(AI)技术的快速发展,AI已经从高深莫测的理论逐渐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猎豹移动研究中心针对大众对AI的认知现状、AI产品的渗透和评价、以及AI发展态度进行了深入调研,通过3625份有效问卷,揭示了当前社会对AI的认知现状和态度。

调研样本

本次调研通过猎豹移动调研平台,共回收有效问卷3625份。样本概况显示,男性占比56%,年轻用户(25岁以下)占比45%,低学历用户(高中以下)占比70%,四线及以下城市用户占比40%。


AI认知现状:一知半解

调研结果显示,“一知半解”是大多数大众对AI的认知状态。只有20%的受访者表示比较了解或非常了解AI,甚至有1/5的网民从未听说过AI。即便知道AI的大众,也有一半平时不怎么关注。只有近三成大众日常对AI相关资讯或产品保持关注,8%是AI智能硬件或App的发烧友,时刻关注AI新品的发布。

进一步分析发现,男性对AI更了解,这与计算机科学领域中男性占主导地位有关。18-30岁的青年对AI了解更多,30岁以上用户对AI的了解较浅,青少年和大众整体认知一致。学历越高,对AI越了解,AI理论和技术难度决定了高学历人群在这一领域的优势。各地区人群对AI认知差异不大,互联网使信息在全球范围内无差异。

对于各职业人群,企业管理者和专业人士(医生/律师/记者/老师等)两个人群对AI的了解更深入;学生群体中,大学生对AI更了解,中学生和整体差异不大;蓝领用户对AI的了解最浅。



AI产品:感受到生活更便利

AI+时代,应用AI技术或打着AI噱头的大量软硬件产品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我们以渗透性(用户是否体验或购买过)和便利性(是否给生活带来便利性)来评估AI产品对生活的影响。

AI软件产品:

渗透率较高的软件是智能语音助手和个性化内容推荐,且用户非常认可这类软件对生活带来便利。这表明智能语音助手作为一个虚拟形象出现在一款软件或硬件中,已经被大众接受并认可。软件会推荐给我喜欢看的内容已经进入用户认知。AI修复老照片,如港台明星18岁照片,和AI换脸,如回家的诱惑bgm响起,这些现象都在社交媒体上引发热议,极大程度向大众普及了AI,给用户带来娱乐体验。而AI换脸app ZAO 却因为隐私条款争议颇大,对于这种娱乐性大于功能性的app,用户对隐私的容忍度更低。

相对而言,选择智能客服给生活带来不便的用户较多,这可能是因为有时智能客服无法及时解决问题,给用户带来不好的体验。


AI硬件产品:

智能监控、智能音箱、智能控制等智能家居产品渗透率较高,而且80%以上的大众认为认可智能硬件对生活的积极影响。相对而言,机器人系列在大众的生活中渗透较低,尤其是家庭陪伴类机器人。目前市场上,家庭陪伴类机器人主要以儿童机器人为主,兼顾教育属性,但儿童语音交互问题仍需解决。


AI了解情况影响AI产品渗透:

大众对AI了解的越深入,体验或购买过的AI软硬件产品越多。用户在体验和购买前,更愿意先了解AI和产品的相关信息。

AI发展:期待和顾虑并存

基于对AI认知和现有AI产品的体验,大众对AI的未来发展是否有信心呢?我们以情绪感受和顾虑来了解大众态度。

情绪感受:

大众对AI发展感受积极情绪较多,主要是期待(61%)、好奇(56%),消极情绪较少,主要是担忧(9%)。在爱德曼2019年AI调查中,当谈到技术的现状和人工智能的进展时,美国用户大多是好奇的(46%),只有30%的普通人对AI感到兴奋和乐观。这个结果表明相比于美国民众,中国民众对AI发展的态度更加积极。

AI发展顾虑:

虽然大众对AI发展的情绪较积极,但是新闻媒体在不停传播机器人可能代替人类的焦虑,数据泄漏等负性新闻事件频发,这些都在不停地挑拨着大众神经。用户最担心的就是个人数据、隐私暴露。诺顿发布《2018年诺顿LifeLock网络安全调查报告》,85%的中国消费者比以往更加警惕隐私安全,这一数字在接受调查的全球16个国家和地区中位居前列。

其次用户担心的人际关系冷漠,而且相对而言,女性会更担心。43%的大众担心工作岗位减少,相对而言,普通白领、普通工人、自由职业者、专业人员更担心工作岗位减少。除专业人员外,其他三类岗位相对不稳定,用户对岗位的安全感不足。而专业人员,如记者、律师等,互联网资讯的多样性对他们的挑战很大。



小豹观点

1、从用户角度出发,传递AI价值

用户对AI的了解程度会影响到对AI产品的体验或购买,对AI越了解的用户,体验或购买的AI产品越多。打破认知圈层,降低AI认知的难度有利于提高用户对产品的购买欲。如何打破认知圈层呢?在AI产品营销时,应更多从用户角度出发,不需要介绍AI背后的复杂算法和机制,将重心放在传递AI带来的帮助或好处,使普通人容易理解和接受。

2、女性需要社会提供更多机会,进入AI领域

女性对AI的了解比男性少,而且《2018年全球性别差距报告》显示,2018年全球人工智能专业人士中78%是男性,只有22%是女性。社会对性别的刻板印象,使计算机领域女性角色较少。李飞飞教授在采访时表示,曾帮助创建一个旨在激发女生对人工智能的兴趣的夏令营。她们收到了多达200份的申请,尽管报名名额只有24个。这表明女性不是不喜欢AI,只是需要更多的渠道可以进入。

3、隐私问题爆发在即

中国人比以往更关注隐私问题,这是好消息,但同时也说明隐私问题愈发严重。目前智能家居产品,如智能音箱、智能摄像头等开始进入千家万户,在满足用户需求的同时,也在持续收集用户数据。大众为了享受服务,一不小心就会在“监控下”。数据、隐私监管机制尚不完善。但同时也有另外一种声音,大数据是AI机器学习的养料,过度的机器监管将损害技术创新。这两者如何寻求一种平衡是政府、企业、科研机构需要共同去考虑的。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