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要了解一个人,先从好的对话开始!7个诀窍让你成为用心的倾听者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要了解一个人,先从好的对话开始!7个诀窍让你成为用心的倾听者

引用
1
来源
1.
https://www.hbrtaiwan.com/article/23083/how-to-know-a-person

要真正了解一个人,仅仅观察是不够的,还需要通过对话来深入交流。有效的对话不仅仅是信息的单向传递,而是一种双向互动的过程。本文将介绍7个实用的对话技巧,帮助你成为一个更好的倾听者和沟通者。


Zamrznuti tonovi/shutterstock

1. 把注意力当成开关,而不是微调器

在对话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对方心不在焉的情况。研究表明,人们的说话速度大约是每分钟120到150个字,这个信息量不足以完全占据听者的注意力。因此,倾听者很容易分心。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是将注意力像开关一样完全打开,全神贯注地听对方讲话。专家建议使用SLANT技巧:坐直(sit up)、倾身向前(lean forward)、提问(ask question)、点头(nod your head)、眼睛注视着说话的人(track the speaker)。

2. 出声倾听

有效的倾听不仅仅是被动地听,而是要表现出积极的参与感。像欧普拉(Oprah Winfrey)这样的谈话大师,会在对话中通过各种方式表达自己的关注和共鸣。例如,她会通过惊讶的表情、眼神交流,以及在对方讲述快乐或悲伤的事情时发出相应的反应声。这种"出声倾听"的方式能够鼓励对方更深入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图/Roman Samborskyi@shutterstock

3. 偏好熟悉的事物

人们往往更愿意谈论自己熟悉的事物,而不是新奇或陌生的话题。研究发现,讲述非凡或新奇的体验反而不容易引起共鸣,这被称为"新奇的惩罚"。因此,在对话中,应该寻找对方感兴趣或熟悉的话题,比如对方穿着的孩子球衣或酷炫的摩托车,以此作为交流的切入点。

4. 让人当主角,而不是见证者

在对话中,应该鼓励对方详细描述自己的经历和感受,而不仅仅是陈述事实。通过询问具体细节和感受,可以帮助对方更生动地重述经历,从而更深入地了解对方的内心世界。例如,可以询问对方在某个重要时刻的具体感受、想法和情绪,以及这些经历对他们的影响。

5. 不要害怕停顿

快速的对话虽然有趣,但有时需要适当的停顿来深入思考。研究表明,日本商界人士通常会在对方说完话后停顿8秒再回应,而美国人的平均停顿时间只有4秒。适当的停顿可以让双方有时间思考和消化对方的话,从而促进更深入的交流。


图/sirtravelalot@shutterstock

6. 迴圈

"迴圈"是一种确认理解的技巧,即重复对方的话来确认自己的理解是否正确。这种做法虽然有时会显得生硬,但确实能帮助避免误解。例如,当对方说"我老媽很難搞"时,可以回应"听你这么说,你真的很生你妈的气,对吧?"这样的确认可以帮助双方更准确地理解彼此的意思。

7. 助产士模式

在某些情况下,对话可能需要一方扮演"助产士"的角色,帮助另一方理清思路和形成观点。在这种模式下,对话者不是提供解决方案,而是通过提问和引导帮助对方自己找到答案。例如,通过一系列引导性的问题,帮助对方发现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和感受。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