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叙事护理五大核心技术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叙事护理五大核心技术

引用
1
来源
1.
https://m.renrendoc.com/paper/380115309.html

叙事护理五大核心技术

叙事护理概述

定义:叙事护理是一种结合护理学与叙事学理论的护理模式,通过倾听、解读和重构患者的故事,为其提供全面的护理。

背景: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逐渐认识到患者的心理和社会因素对疾病的影响,叙事护理应运而生。

重要性

  • 缓解医患矛盾:通过倾听和理解患者的故事,有助于建立医患之间的信任关系,减少医疗纠纷和矛盾。
  • 促进患者康复:叙事护理能够帮助患者更好地理解和面对自己的疾病,增强康复信心和积极性。
  • 提升护理质量:叙事护理能够深入了解患者的内心世界,从而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护理服务,提升护理质量。

核心技术一:故事倾听

内涵:故事倾听是一种积极的聆听方式,通过关注、理解和回应患者的故事,与患者建立信任关系。

有效倾听的技巧

  • 全神贯注:保持专注,避免分心,让患者感受到被重视。
  • 开放式提问:提出开放式问题,鼓励患者深入讲述自己的故事。
  • 反馈式倾听:通过点头、微笑等非语言方式,以及适当的言语反馈,让患者感受到被理解和支持。
  • 避免打断:尽量不要打断患者的讲述,让患者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作用

  • 建立信任关系:通过倾听患者的故事,与患者建立深厚的信任关系,为后续护理打下基础。
  • 了解患者需求:倾听患者的故事,有助于了解患者的身体、心理和社会需求,为提供个性化的护理服务提供依据。
  • 缓解患者情绪:倾听患者的故事,可以让患者感受到被理解和支持,有助于缓解患者的焦虑、恐惧等负面情绪。
  • 促进患者自我认知:通过倾听患者的故事,帮助患者更好地认识自己,理解自己的情感和需求。

实例分析

  • 在肿瘤科护理中,通过倾听患者的抗癌经历,了解患者的心理需求和恐惧,为患者提供心理支持和护理。
  • 在精神科护理中,通过倾听患者的内心感受和经历,帮助患者缓解压力、减轻精神负担,改善患者的精神状态。
  • 在儿科护理中,通过倾听患儿和家长的故事,了解患儿的需求和家长的担忧,为患儿提供个性化的护理方案,同时缓解家长的焦虑情绪。

核心技术二:故事解读

原理

  • 叙事理论:故事是人类理解和表达世界的基本方式,通过解读患者的故事,可以理解其内心世界和需求。
  • 心理学原理:故事解读有助于揭示患者的心理活动和情感状态,为心理护理提供依据。
  • 语言学原理:通过分析患者的语言使用,可以了解其认知、情感和行为特点,为护理实践提供参考。

注意事项

  • 保持尊重:尊重患者的隐私和人格,避免侵犯其个人空间。
  • 倾听为主:以倾听为主,不打断患者叙述,让患者充分表达自己的感受和经历。
  • 关注细节:注意患者的非言语信息,如肢体语言、表情等,以获取更全面的信息。

指导意义

  • 个性化护理:针对患者的心理问题和情感需求,提供相应的心理支持和干预。
  • 心理支持:通过故事解读,增进医患之间的理解和信任,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满意度。
  • 医患沟通:通过解读患者的故事,了解其个性特点和需求,为提供个性化的护理服务提供依据。

实例分析

  • 案例一:某癌症患者的故事解读,揭示了其内心的恐惧和不安,护士通过心理疏导和支持,帮助其重拾信心,积极面对治疗。
  • 案例二:一个长期住院的老年患者,通过讲述自己的故事,表达了对家庭和亲人的思念,护士通过组织家庭探访和亲情护理,满足了其情感需求。

核心技术三:故事重构

概念:故事重构是一种通过重新组织和解释故事情节、人物和事件,以揭示新的意义和可能性,从而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应对生活中的困境和挑战的技术。

在叙事护理中的应用

  • 收集患者的故事素材,包括个人经历、家庭背景、疾病史等。
  • 梳理故事情节:将收集到的故事素材进行整理,按照时间顺序或主题进行分类,梳理出故事情节。
  • 重新解释故事:根据患者的需求和目标,对故事情节进行重新解释,强调患者的积极特质和应对策略,揭示故事中的深层含义和可能性。
  • 编写新的故事:将重新解释的故事情节编写成新的故事,以积极、乐观的角度呈现患者的经历和成长。

价值

  • 增强患者的自我认知:故事重构可以帮助患者更深入地了解自己的内心世界,发现自己的优点和潜力,从而增强自我认知和自信心。
  • 提高护理质量:通过故事重构,护士可以更全面地了解患者的需求和问题,从而制定更加个性化的护理计划,提高护理质量。
  • 促进护患沟通:故事重构为护士和患者提供了一个共同的话题和交流平台,促进了护患之间的沟通和理解。
  • 帮助患者建立积极的心态:通过重新解释故事情节,引导患者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疾病和治疗过程中的挑战和困境。

实例分析

  • 案例一:一位癌症患者通过故事重构重新找到了生活的意义。在故事中,她将自己描绘成一个勇敢的战士,与癌症抗争并取得了胜利。这种积极的自我形象帮助她重新找回了生活的信心和勇气。
  • 案例二:一个因车祸导致截瘫的患者通过故事重构重新定义了自我。他开始关注自己仍然拥有的能力,如头脑、口才和写作能力,并逐渐成为了一名激励演讲家和作家。这种转变不仅帮助他走出了阴霾,还激励了其他人积极面对生活中的挑战。

核心技术四:情感共鸣

定义:情感共鸣是一种情绪上的相同或相似反应,发生在个体感受到他人情感或处于他人情感变化情境时。《简明心理学辞典》描述情感共鸣或称情绪共鸣,是指在他人情感表现或造成他人情感变化的情境(或处境)的刺激作用下,所引起的相同或相似的反应倾向。

实现途径

  • 认真倾听对方的故事,设身处地理解其情感和感受,是实现情感共鸣的重要途径。
  • 通过语言、表情和体态等方式向对方表达同情和关心,让对方感受到被关注和支持。
  • 适当分享自己的相似经历或感受,可以拉近与对方的距离,增强情感共鸣的效果。

意义

  • 提升护理效果:情感共鸣能够增强患者对护士的信赖和依从性,从而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满意度。
  • 建立信任关系:通过情感共鸣,护士可以与患者建立更深层次的信任关系,为后续护理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 缓解患者情绪:情感共鸣可以帮助患者缓解焦虑、恐惧等负面情绪,提高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

实例分析

  • 案例一:护士在倾听患者的故事时,流下了感动的泪水,让患者感受到了被理解和支持,从而增强了患者的治疗信心。
  • 案例二:护士在与患者交流时,分享了自己类似的经历,让患者感到不再孤单,从而更愿意开放自己,接受治疗。
  • 案例三:护士通过认真倾听患者的诉求,理解其内心的痛苦和挣扎,给予患者情感上的支持和安慰,帮助患者渡过了难关。

核心技术五:外化对话

定义:外化对话是一种引导人们将自己的问题与自身分离,从而客观看待和处理问题的技术。

内涵

  • 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应对自己的问题,减轻情绪负担,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技巧与策略

  • 倾听与理解:认真倾听对方的问题,理解其感受和经历,避免打断或评价。
  • 提问与引导:通过开放式问题引导对方深入探索问题,帮助其认识问题的本质和影响。
  • 客观化语言:使用客观、中性的语言描述问题,避免使用情绪化或评价性的词汇。
  • 角色扮演与换位思考:引导对方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通过角色扮演或换位思考理解他人的感受和立场。

意义

  • 缓解情绪:帮助患者将问题与自身分离,减轻情绪负担,缓解焦虑和抑郁。
  • 增强自我认知:通过对话引导患者深入探索自己,增强自我认知和自我意识。
  • 促进问题解决:帮助患者更清晰地认识问题,从而找到更有效的解决方案。
  • 改善护患关系:通过外化对话,护士能够更好地理解患者,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和信任度。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