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从洗碗工到斯坦福明星,AI教母李飞飞逆袭人生的5个关键词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从洗碗工到斯坦福明星,AI教母李飞飞逆袭人生的5个关键词

引用
1
来源
1.
https://cj.sina.cn/articles/view/1863057363/6f0bffd301901azto

李飞飞,这位从洗碗工到斯坦福教授的AI领域领军人物,以其坚韧不拔的精神和对科学的执着追求,书写了一段令人敬佩的人生传奇。从创建ImageNet数据集到推动"以人为本的人工智能"理念,她的故事不仅展现了个人的奋斗历程,更折射出AI领域的蓬勃发展和未来方向。


李飞飞是AI领域的活跃分子,堪称"AI界大活人"。她在推特上转发了斯坦福大学AI实验室关于机器人的最新研究突破,展示了通过关系关键点约束(ReKep)新技术实现的流畅机器人动作。这项技术在空间智能方面具有巨大潜力,正是李飞飞最新创业的方向。

李飞飞的推特简介简洁有力,涵盖了她在斯坦福计算机科学教授、斯坦福以人为本人工智能研究院(HAI)联合主任、AI4ALL联合创始人及主席等多个重要角色。尽管她取得了诸多开创性成就,但她从未标榜这些,而是将它们视为追逐科学梦想路上的小小注脚。

李飞飞的自传《The Worlds I see》(中文版《我看见的世界》)展现了她如何克服"移民"和"女性"的双重弱势标签,通过不懈努力在科技界实现人生逆袭。书中详细描述了她如何从物理转向AI,以及她创建AI4ALL的初衷。

好奇心的指引

李飞飞的名字源于父亲观鸟时的灵感。父亲的好奇心深深影响了她,激发了她对世界的强烈探索欲望。中学时期,物理成为她最痴迷的科目,她甚至在骑自行车转弯时思考加速度和角动量的变化。这种对物理学的兴趣,最终引导她走向了AI领域。

北极星的选择

1976年,李飞飞出生于中国成都。1990年,为了支持她的科学梦想,家人举家迁往美国新泽西州。刚到美国的日子异常艰难,一家三口挤在一间卧室的公寓里,家具是从路边捡来的。李飞飞的父亲在华人相机店做维修工作,母亲在商店做收银员,而李飞飞则在中餐馆打零工,每天工作12小时,时薪仅2美元。

尽管生活艰辛,李飞飞凭借自己的努力考出了SAT1250分(数学满分)的成绩,并被普林斯顿大学录取。然而,面对华尔街的高薪诱惑,她选择了继续追求科学梦想。在加州理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她再次面临选择,最终决定放弃麦肯锡的高薪职位,坚持自己的科学道路。

ImageNet的突破

2006年,李飞飞意识到,如果训练算法的数据不能很好地反映现实世界,那么即使是最先进的算法也无法很好地完成工作。因此,她决定创建一个能够完全反映真实世界的数据集——ImageNet。这个项目最初遭到几乎所有人的反对,但在李凯教授的支持下,她最终完成了这个宏伟的目标。

ImageNet的初始版本于2009年完成,收集了1500万张图片,涵盖了2.2万个不同类别,这些图片筛选自近10亿张候选图片,并由来自167个国家的4.8万多名全球贡献者进行了标注。这个数据集不仅在规模和多样性上达到了李飞飞多年来梦寐以求的水平,还保持了一致的精确度,每张图片都经过了手工标注,并在层次结构中进行了组织,经过了三重验证。

消除偏见的努力

2015年,雅虎Flickr和谷歌相继陷入AI偏见争议,这促使李飞飞开始关注AI领域的多样性问题。她和她的学生奥尔佳向九年级和十年级的女生开放了斯坦福大学人工智能实验室课程,并将其发展成为全国性的非营利组织AI4ALL,旨在激励更多年轻人,特别是女性、少数族裔和低收入背景的孩子,追求AI领域的工作,以增加人工智能的多样性,抵消机器学习算法中嵌入的偏见和歧视。

以人为本的人工智能

2018年,李飞飞在斯坦福大学启动了以人为本人工智能项目,创建了以人为本人工智能研究院(HAI)。她提出"以人为本的人工智能"理念,强调AI的发展应与人类社会影响的长期研究相结合,确保AI帮助人们完成工作,而不是取代他们。她和斯坦福大学医学院教授阿尼·米尔斯坦合作的"环境智能"技术,便是这一理念的生动体现。

李飞飞的故事展现了个人梦想与科技创新的完美结合,她的坚持和勇气为AI领域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后人树立了榜样。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