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线 ∣ 搞到100多亿的「 哪吒2 」,「 赢 」在哪里?
院线 ∣ 搞到100多亿的「 哪吒2 」,「 赢 」在哪里?
电影《哪吒2》在春节档票房突破100亿,成为全球前20,成功原因包括内容更小、发力更足、更加纯熟。与其他电影相比,《哪吒2》更关注个人成长,通过解构经典神话,将传统故事转化为现代元素。其次,档期和质量也是《哪吒2》成功的原因,春节档观众有更多闲暇时间观影,且影片在预售阶段进行了全面细致的市场营销。此外,《哪吒2》的制作背后涉及多家动画制作公司和大量动画从业者,共同为电影的成功做出贡献。
1. 内容策略:不走宏大叙事路线
饺子导演坚持讲述个体故事,避免宏大叙事。而春节档其他电影似乎都热衷于宏大叙事。这些电影都很用心,但都刻意营造了宏大叙事。
《封神》展示了大量的战争场景,特效镜头超过2000个,包括千军万马的对抗、仙人法术的对抗以及神兽的助战,营造了一个神话般的世界。多个角色的成长历程和关系变迁,展示了主人公们内心的挣扎和信仰的挣扎。
《蛟龙行动》的宏大叙事,体现在其深海战斗的背景、核潜艇为舞台的设定以及紧张刺激的军事行动上。
《唐探1900》在对华人移民生存困境、文化冲突以及家国情怀的深刻描绘上,也间接渲染了这种宏大的叙事。
但《哪吒2》恰恰因为不宏大,所以更接近普通老百姓的心态。它的内核是极小的,通过解构经典神话,将传统故事如“割肉还母”的悲情叙事转化为“打破偏见”的成长主题,并融入现代元素如三星堆元素,使古典神话成为当代社会议题的隐喻载体。
这种“文化解构-重构”策略成功地将哪吒,从传统英雄转化反叛但重责任的精神符号。影片将《封神演义》的经典IP注入现代价值观,既保留传统底蕴,又颠覆刻板叙事。这种模式不仅在国内引发热潮,也吸引海外市场关注,可以成为文化输出的一个标杆。
2. 关注个人成长
《哪吒2》并不是为了文化输出而创作,导演更关注个人的成长。第一部成功后,主创团队选择踩着高点继续向更高方向冲刺。技术、人物、故事配合得当,而且在局部细节的打磨上比较精巧。
小的设计和包袱增加了喜剧性和趣味性,它们像一个个平凡的接地气的饰品,把传统叙事带来的空洞填满,把故事拉到观众的生活中。
形式上的动画吸引青少年。简单的形式,热血的内核。影片没有塑造哪吒的足智多谋。哪吒并不是智谋很强的人,在成长的过程中他也并没有得到较多的生存经验和技巧,他只是用他最简单的方法看世界、求真,尊重自己的内心,有鲜明的善恶观。他靠这“一招鲜”的态度去面对世界,但这足以击中经济低迷下的观众心态。
3. 档期与质量
另外两个原因是档期和质量。档期上,《哪吒2》选择在春节档上映,充分利用了这一档期的优势。春节期间,观众有更多的闲暇时间用于观影娱乐。同时,影片在预售阶段就进行了全面而细致的市场营销,积累了大量期待。
质量好的背后,是一次次死磕。外包是肯定的,也就是说饺子导演并没有自己一个人画,这其实是对的。《哪吒2》的制作背后涉及了多家动画制作公司和大量的动画从业者,包括特效制作团队等,共同为这部电影的成功做出了贡献。有10个设计师,为这部电影的贡献也不容小觑。
所以,《哪吒2》的大卖有天时地利的原因,也有品质的原因。虽然它的缺点是节奏不行,且问题不小,但商业的成功无法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