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红利消失倒计时,中国如何重塑人口优势?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人口红利消失倒计时,中国如何重塑人口优势?
引用
搜狐
1.
https://www.sohu.com/a/856146022_121877081
中国人口形势日益严峻,这份报告的预测结果和政策建议引发诸多争议。一方面,全面放开生育和降低法定结婚年龄的建议,有人认为是及时且必要的。在人口总量加速下降、老龄化加剧的背景下,放开生育能释放家庭生育潜能,补充劳动力,缓解老龄化压力;降低法定结婚年龄可以扩大生育人口基数,为提升生育率创造条件。从长远看,这对维持国家人口规模和经济社会活力至关重要。
另一方面,这些建议也遭受质疑。放开生育可能会加重部分家庭的经济负担,尤其在育儿成本高昂的当下,许多家庭即便政策允许也不敢多生。降低法定结婚年龄可能导致年轻人因心智不成熟而面临更多婚姻问题,影响个人发展和家庭稳定。此外,报告强调生育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却可能忽视了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若人口快速增长,资源分配紧张、环境压力增大等问题可能接踵而至。面对中国人口问题,各方观点激烈碰撞,未来政策走向充满不确定性,而如何在解决人口问题与保障社会综合发展之间找到平衡,成为亟待破解的难题。
下面分享一份由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统计与数据科学系教授、西南财经大学统计交叉创新研究院首席科学家陈松蹊发布的:《中国人口研究专题报告—中国2025-2100年人口预测与政策建议》本报告聚焦中国 2025 - 2100 年人口趋势,运用队列要素方法,基于国家统计局及联合国数据,设定低、中、高三种生育方案进行预测。结果显示,当前总和生育率为 1.05 时,人口总量将加速下降,出生人数减少,老龄化加剧,劳动人口规模缩减。对比国际情况,中国总和生育率较低,未来人口形势严峻。报告还梳理了日本、韩国应对低生育率和老龄化的政策经验,并提出全面放开生育、降低法定结婚年龄等政策建议,旨在缓解人口问题,促进人口可持续发展。
# 01 报告摘要
人口总量预测
- 中等生育方案
假设总和生育率保持在 2022 年的 1.05 水平,中国人口总量在 2025 - 2050 年年均净减少约 850 万,2050 年后加速减少,2100 年降至 4.6 亿,位列世界第二,但与印度差距巨大,仅比美国多 4000 万。期间人口总量预计在 2027 年跌破 14 亿,2041 年跌破 13 亿。 - 低生育方案
若总和生育率在 2033 - 2100 年保持在 0.72(韩国 2023 年水平),人口减少速度更快,总量更低。2100 年人口总量预计为 3.2 亿,退居世界第三,比美国少 1.0 亿。各关键时间节点人口跌破相应规模的时间均早于中等生育方案。 - 高生育方案
当总和生育率在 2033 - 2100 年保持在 1.31 时,人口减少速度减缓。2100 年人口总量预计为 5.9 亿,各关键时间节点人口跌破相应规模的时间比中等生育方案延迟,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人口下降趋势。
出生人数趋势 - 中等生育方案
2025 - 2050 年出生人数预计维持在 640 万 - 890 万区间,年平均约 790 万,受 2016 年二胎婴儿潮进入生育年龄影响,2040 年前后有一个 800 万 - 830 万的生育小高峰,之后加速下降,2075 - 2100 年年平均出生人数仅 258 万。 - 低生育方案
出生人数下降形势严峻,2035 年预计降至 540 万,2050 年降至 435 万,2050 - 2100 年年平均出生人数预计只有 179 万,显著低于中等生育方案。 - 高生育方案
出生人数下降形势有所缓解但仍呈下降趋势。2025 - 2035 年年平均出生人数小幅回升至 937 万,2035 - 2050 年进一步上涨至 974 万,部分年份超 1000 万,2050 - 2100 年年平均出生人数约 536 万,高于中等和低生育方案 。
人口老龄化态势 - 老龄人口规模和老龄化率
以中等生育方案为例,2025 - 2050 年老龄人口规模从 2.21 亿迅速增加至 3.51 亿,年均增长 517 万,预计 2055 年达到峰值 3.66 亿;老龄化率预计 2031 年达到 20.2% 进入 “超高龄社会” ,2050 年达到 29.5%。低生育方案下老龄化程度加剧,高生育方案下有所放缓。 - 人口年龄中位数
中等生育方案下,人口年龄中位数持续增长,预计 2064 年超过日本,2041 年起高于 50 岁,2081 年达到峰值 59.5 岁,2100 年为 58.3 岁。低生育方案下峰值更高,2100 年达 65.5 岁;高生育方案下峰值控制在 55 岁以下,2100 年为 53.8 岁。 - 老龄人口抚养比
中等生育方案下,2025 - 2050 年老龄人口抚养比每年增长约 1.0%,2050 年达到 48.8%,2086 年达到峰值 85.0%,2100 年为 72.8%。低生育方案下抚养比大幅升高,经济负担加重;高生育方案下上升形势改善,2100 年预计为 56.5%。
政策建议 - 生育政策调整
全面放开生育,取消对家庭生育数量的限制,释放生育潜能;降低法定结婚年龄至 18 岁,提高生育人口基数。 - 生育激励措施
在全国推行多样且力度更大的生育激励政策,如现金补助和医疗支持。抓住 2025 - 2035 年育龄女性规模相对稳定的黄金窗口期试点,借鉴经验找到有效鼓励方案。 - 配套社会政策
加大教育投入,减少教育内卷,缓解家长焦虑,提升生育意愿;营造家庭友好型社会,完善儿童医疗保障,加大对多子女家庭的支持;做好人口监测预测,为政策制定和资源分配提供数据支撑;深入开展人口与经济、教育研究,为政策制定提供依据。
# 02 报告节选
热门推荐
新车有临时牌照但没有行驶证可以上路吗?
医学临床数据库如何建
朋友欠钱不还去派出所有用吗
不用言语表达“我爱你”的十种方式
全面解析:登山装备测评与选购指南
揭秘人工智能就业机会与行业需求
湿疹常见的八大过敏原有哪些?
父亲刑事拘留要不要告诉孩子
Spring框架架构总览
丹东十大必吃特色美食!第一名当之无愧,最后一名令人很上头!
背部肌肉疼痛怎么缓解
AI技术在围棋中的应用有哪些创新?
马谡守街亭之谜:当道下寨是否能守得住?司马懿的精辟解读
按摩耳朵也能治病?中医外治技术“耳穴压豆”了解一下
指定身故受益人的好处:确保财产有效传承
山西转型路径的关键步骤是什么?
新手快速入门瑜伽的实用指南:基础动作、装备及专业指导要点
轮毂ET值太小对车辆有何影响?
古代禁军的职责与使命,作用到底有多大?
5G频段有哪些?
四川自贡旅游攻略:热门景点、美食体验与亲子游必去之地
红烧排骨 | 香浓入味,肉质鲜嫩的经典家常菜
减少、再利用、再循环:什么是塑料的循环经济?
探索玉石的灵性之谜:从文化、历史到科学的全面解读
隐形眼镜究竟能佩戴多久?了解不同类型隐形眼镜的使用时长与注意事项
薛宝钗的性格特征分析
嘴唇颜色发黑是什么原因
华为关键岗位员工绩效PBC制定方法详解
梦见前任谈恋爱了
Vue中如何使用定时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