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线基础课6:平头顶形态和平头底形态
K线基础课6:平头顶形态和平头底形态
平头形态
平头形态是由2根(包括2根以上)的最高价在同一水平线上或者最低价在同一水平线上的K线组成的形态。
在准备这期节目的时候,小编看到在很多材料上把“平头形态”称为“钳子型”,还有一些书上称为“镊子型”,名称上稍稍有点偏差,诸如此类的小问题经常出现在很多技术分析的书籍上。为此,小编找了一些相对比较权威的书籍,参考了一下,发现以下这种讲法在形象上更为接近一些。
“平头形态”K线的端点更像大力钳、老虎钳的“钳子腿”,一样平整、整齐。
“镊子线”从图形上看更像是有人拿着镊子夹着一块小东西。我们在之后的K线课程里会专门跟大家分享一次镊子形态的K线组合。今天我们先来看一下,“平头形态”中的“平头顶”形态和“平头底”形态。
平头顶形态
辨识关键点
1、“平头顶形态”第1天和第2天,“最高价”相同,这是重要的特征,而不是以“收盘价”为衡量标准。
2、“平头顶形态”既可以由“实体”构成,也可以由“影线”或者“十字线”构成。
3、“平头顶形态”既可以由相邻的K线组成,也可以由相隔较近的K线组成。
“平头顶形态”产生原理
股价在上升过程中,到达一定的价格高位出现较大的抛售压力。多方努力拉高价格企图冲破股价的顶端,但是多次上冲未能成功。此时,“平头顶形态”成为市场逆转信号,它预示着股价见顶回落的可能性很大。
“平头顶形态”的研判
看“平头顶形态”后面的那根K线的走势,来确定反转是否形成。如果“平头顶形态”后面出现“穿头破脚线”、“吊颈线”、“射击之星”,那么股价下跌的可能性就更大。持股的小伙伴们就应该考虑进行适当的减磅操作,可以平掉全部或者先平掉一部分,落袋为安观望一下。
如果出现“平头顶形态”之后,股价非但没有下跌,反而一举突破“平头顶形态”的最高价,这就意味着新一轮的上涨可能就要开始了。此时,激进型的投资者可以在设好止损位的同时,进行适量的追涨。持股的小伙伴们可以继续持股观望。我们可以将“平头顶形态”的最高价视为支撑位,将它上方的价位设置为“止损点”。
平头底形态
辨识关键点
1、“平头底形态”第1天和第2天,“最低价”相同,这是重要的特征,而不是以“收盘价”为衡量标准。
2、“平头底形态”既可以由“实体”构成,也可以由“影线”或者“十字线”构成。
3、“平头底形态”既可以由相邻的K线组成,也可以由相隔较近的K线组成。
“平头底形态”的形成原理
在下跌过程中,拉低股价的空头力量逐渐枯竭,市场上买盘不断涌现,做空力量在同一价位受到抵抗,连续2、3天向下打压股价都没能跌破最低点。此时,空方阵营出现分散,部分空头力量掉头做多,多方力量取得主动,从而形成底部,后市价格可能上扬。如果“平头底形态”出现在较大的跌势之后,所提示股价反转向上的可能性就更大,此时,我们可以考虑适量买入。
同样,在研判“平头底形态”的时候也要特别重视,“平头底形态”后面的那跟K线走势。如果“平头底形态”后面的K线走势是重心上移的,那表达的就是见底反转的含义。
如果,“平头底形态”之后的K线走势是向下运行的,并且将“平头底形态”的最低价跌穿,股价的重心继续下移,这就可能意味着股价向下的区间被打开,进入新的一段下跌行情。因此,“平头底形态”的最低价对于设置止损点有着非常重要的参考意义。
本期小结:
1、当出现“平头形态”的时候,无论是“平头顶形态”还是“平头底形态”,我们都要做好原有趋势即将反转的准备。
2、“平头顶”未突破之前是强有力的阻力位,一旦被向上突破后就迎来新一轮的上涨,成为后市有效的支撑位。
3、“平头底”未突破之前是强有力的支撑位,一旦被向下跌破后就迎来新一轮的下跌,成为后市重要的阻力位。
当我们在实际看盘过程中,一旦看到“平头形态”出现,不妨将K线形态的研判技巧和技术指标以及基本面的情况结合起来一起观察,这样就不会掉进只看细节而忽略趋势的陷阱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