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进阶之象征性表达
摄影进阶之象征性表达
摄影不仅是对客观世界的记录,更是一种通过图像语言传达情感、思想和文化意义的方式,具有象征性表达的特征。在按下快门的那一刻,摄影者不只是定格了一个瞬间,更是营造了一个充满象征意义和故事的空间。
自然元素的象征性表达
自然元素在摄影中的运用往往能引发观者深层的情感共鸣。太阳、水、树木、花朵、山川等不仅是画面的构成部分,而且象征着自然界的力量与美丽,同时承载着人类对希望、生命和自然之美的无限向往。这些元素在照片中的呈现,能够引发观者对自然与人类关系的深层反思。
太阳象征着光明、温暖和生命的力量。在画面中,太阳的出现往往给人以勇气和信心,驱散黑暗,照亮前行的道路。摄影者往往通过捕捉太阳的光芒和光影效果,表达对生命和未来的赞美和向往。
水是生命之源,象征着流动、变化和生命的延续,虽然呈现为静谧的湖泊、奔腾的瀑布、湍急的河流等不同形态,但都给人以活力和希望,引发人们对自然的赞美。
树木往往象征着成长、坚韧不拔的生命力,它的根深叶茂给人以希望和力量。摄影者可以拍摄整个树木,也可以拍摄树木的局部,比如根须、树干、枝叶等细节,还可以将其作为陪体,以表达对生命的感悟。
花朵代表着美丽、纯洁和爱的力量,它的绽放和芬芳给人以愉悦和满足,引发人们对美好生活和幸福时光的憧憬和追求。
山川象征着高远、广阔和坚强的力量,常被用来代表壮丽的景色和伟大的精神,它的峻峭和巍峨给人以震撼,引发人们对自然的想象、敬畏和探索。
人物形象的象征性表达
人类作为感知世界的主体,在摄影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人物形象不仅是图像的构成要素,其承载的情绪更是摄影者表达情感和观念的重要符号。举例来说,孤独的人物形象往往给人以深刻的触动,它代表着人类内心世界的复杂和脆弱,引发观者对生命和存在的思考;欢笑这一元素常被用来表现快乐、幸福和友爱的力量,欢笑的人物形象往往给人以温暖和愉悦,代表着人类内心世界的美好和幸福,引发观者对生命和爱的赞美和珍惜;沉思常被用来代表思考、反思和探索的力量,往往给人以深沉的感受,它代表着人类内心世界的深度。
社会元素的象征性表达
社会元素在摄影中同样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们不仅可以作为图像的背景,更是传递文化、历史和社会意义的重要载体。比如城市景观、遗迹、街头等,经常出现在照片中,成为摄影者表达情感和观念的重要符号。
城市景观是现代社会的象征,高楼大厦、车水马龙的景象给人以震撼和惊叹,代表着繁荣、进步和现代化的力量;
遗迹常被用来代表历史的沉淀和文明的消逝;
街头是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空间,代表着社会发展现状。
实例分析
开拓 留小珠 摄
点评:作者巧妙运用山川、乡村、农田等象征元素来表达对大地的深爱之情,绿色的农田带来了春意,大地复苏,与标题“开拓”也产生了呼应。
花季 刘印军 摄
点评:作者捕捉到花园里几个女孩子自由奔跑的精彩瞬间,前景大面积的花朵衬托出“花季”的主题,人物状态自然,如果拍摄角度再低点或者高点,避免水平线横切人物头部,效果会更好。
忙碌的建设者 岳阳阳 摄
点评:作者通过俯瞰视角拍摄,表现出城市建设者工作的忙碌场景,节奏感、韵律感强烈。大面积的红色调呈现出红红火火的场面,更烘托出对劳动者的致敬。
候鸟归巢 方国荣 摄
点评:湿地以其独特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资源成为众多生物的乐园,作者通过捕捉候鸟归巢的画面,展现大自然的韵律和对生命的礼赞。冷暖色调把握准确,主题突出。
书山有路勤为径 陈文吉 摄
点评:作者利用框架形成视觉透视,令观者的视线更加聚焦。人物分布在台阶上,近大远小,具有节奏感,充分表达了“书山有路勤为径”这一主题。
云海情 卜昌凯 摄
点评:作者运用山、建筑、树、云海等符号来表现美丽村落的优越生态,前景、中景、远景层次分明,冷色调的运用渲染出清冷、静谧的氛围。风景壮观迷人,犹如人间仙境。
美丽田园 陈建权 摄
点评:作者采用广角镜头高角度俯拍,视野开阔,云雾、青山、田园、水渠、民居一览无遗,构成一幅美丽的乡村画卷。画面曝光准确,影调细腻丰富。
半边天 王瑞 摄
点评:作者巧妙运用前景,与画面中间的人物形成鲜明对比,而且前景几乎占据了画面二分之一的面积,与主题“半边天”形成呼应关系,突出女主人公的地位和力量。
工业脊梁 孔庆伟 摄
点评:城市工业景观作为一种象征符号,代表着繁荣、进步和现代化的力量。作者采用多重曝光的方式,将工业铁链与厂房融合,引发观者对现代社会和人类文明的思考。
共绘劳动美 李中 摄
点评:作者选取的角度不错,高处垂直拍摄,背景纯净。人物被符号化呈现,且有节奏地排列,疏密得当,画面气氛轻松愉悦。
飞翔的“绿鸽” 周胜男 摄
点评:作者将极光比喻成飞翔的鸽子,寓意深刻。拍摄的时间合理,曝光准确。
城市新地标 张敬宏 摄
点评:作者采用非常规的视角和画幅来布局画面,以对称式构图和三角形构图来表现城市新地标之美,视角独特,用光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