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症与精神病:如何区分这两种精神状态?
神经症与精神病:如何区分这两种精神状态?
神经症和精神病是两种常见的精神状态,但它们之间存在本质的区别。本文将从表征与成因、人格/防御水平以及治疗方向等多个维度,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两种精神状态的区别。
- 神经症的“近亲”有谁?
日常生活中,人们对“神经症”的概念有两种:出于无知,混淆神经症就是神经病,就是精神病(俗称疯子);出于调侃或泄愤,说对方是神经病。(两者的概念介绍见图2-图3)
神经症有“近亲”,或叫近义/同义词:神经衰弱,神经官能症,心理障碍,精神障碍,神经症性综合反应。
- 神经症与精神病的主要区别
(1)表征与成因:
神经症主要表现为焦虑、抑郁、恐惧、强迫、疑病,失眠等等。症状没有器质性病变为基础,但与病人的现实处境不相称,痛苦的感受很强,影响生活质量。
神经症有一定的人格缺陷,源自早期不安全的依恋关系,失败的或创伤性的养育/教育环境。
精神病,全称叫做精神疾病,它包括很多分类。本文指的是精神分裂(俗称疯子),是一组表现为各种幻觉,妄想等脱离现实的思维障碍。即ta只活在自己的世界里。该病的成因不太明确,公认为是跟遗传,神经器质性障碍,社会/环境/家庭等多种因素有关。
(2)人格/防御水平:
神经症,个体感受到内在冲突性痛苦,有完好的社会功能,与现实检验能力;人格或防御水平倾成熟,如:克制,隐忍,转移,反省,合理化等。但,焦虑,抑郁,拖延,失眠等亦是一种防御,只是以无意识的症状形式,防御了内在深层痛苦。
精神病,个体的社会功能部分或完全缺失,人格/防御水平低,或较幼稚,主要是偏执,分裂性投射,否认,破坏性攻击等防御模式。
(3)治疗方向:
神经症的治疗:精神分析,认知疗法,后现代等多种形式的心理治疗。目标:将无意识冲突意识化,整合冲突性的人格。
精神病的治疗:药物治疗,心理教育,家庭干预,社会心理康复等。
目标:控制幻觉与妄想,提升社会适应力。
- 识别神经症,和精神病的重要意义
对普通人而言,有助于我们理解,和识别家庭/人际关系中的各种精神现象。
对心理咨询师而言,有助于鉴别诊断,尤其是识别与神经症症状有些重叠的边缘,自恋障碍等。那些对精神病知识一知半解,或根本不了解的心理咨询师,不但未能帮到来访者,反可能造成来访者的二次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