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分三七和土三七——警惕土三七的肝毒性
区分三七和土三七——警惕土三七的肝毒性
近日,上海公卫中心收治了一位因服用土三七而导致肝衰竭的患者。这起病例再次敲响了安全用药的警钟。三七和土三七虽然名字相似,功效相近,但土三七含有剧毒成分,长期服用或大剂量使用可导致肝毒性,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本文将详细介绍如何区分三七和土三七,以及使用中草药时需要注意的安全事项。
一个真实的中毒案例
刘大爷近日出现食欲下降、乏力、腹部隐痛,伴有尿黄等症状后到医院检査后诊断为“肝损害,肝衰竭”,甚至一度出现病危情况。刘大爷并没有肝炎相关病史怎么就发展到肝衰竭了呢?询问病史才发现是服用土三七引起。原来,刘大爷听说三七有保健作用,就在自家院里种了些“三七”,还把这些“三七”送给街坊邻居共同享用,刘大爷却不知此“三七”并不是真正的“三七”,而是土三七。这不,服用2周后刘大爷就出现转氨酶异常,黄疸、腹水。近日我院收治类似病例逐渐增加,都与服用土三七有关。今日公卫药师特此科普三七和土三七相关知识,并提醒大家:切忌自行服用中草药;尤其是老年人用中药应引起医生、家属的高度重视。
三七与土三七的植物学特征
三七
三七是五加科植物三七的干燥根、块茎。别称田七,又名山漆、金不换、血 参、田漆等。广西田州既是三七的主产地,又是集散地,故以“田”命名,且田州所产三七质量最为上乘。
土三七
土三七是景天科景天属植物景天三七的根或全草。又名养心草,亦称费菜,别名毛田七、景天三七、八仙草、活血丹、血山草。生于山间岩石上或较阴湿处,我国大部分地区均产,在朝鲜和日本等地也有分布。我国各地药物书籍还有记其异名为马三七、白三七、胡椒七、晒不干、见血散、墙头三七、回生草、七叶草、九头三七、六月淋、蝎子草等。
土三七的毒性机制
土三七的化学成分主要有三大类即糖类、生物碱类和黄酮类,其中生物碱类约有200多种物质组成,许多化合物可导致严重的肝毒性,尤其是砒咯烷类生物碱类中的千里光宁、千里光非宁和全缘千里光碱有较强肝毒性,这种毒物被人体吸收后,会造成肝内小静脉内皮损伤,继而出现小静脉闭塞,医学上称为肝窦阻塞综合征,临床主要表现为肝脏肿大、腹水及黄疸等,重者会危及生命。用土三七泡酒,毒性成分砒咯烷类生物碱更容易被溶出,毒性比水煮高出许多倍,饮后非常容易中毒。
如何区分“三七”和“土三七”?
- 从叶形和花形来看:
- 三七的叶形肥大,长得像张开的手掌,六七片叶子朝不同的方向伸展,花绿色呈伞状,果实是红色的;
- 土三七的叶形较小,叶子沿着茎对称生长,花是黄色的。
- 从根部来看:
- 三七的根呈类圆锥形或圆柱形,表面根据种植地土壤颜 色而不同,常见有土红色和灰褐色(用刷子刷洗干净后,其本来颜色为青色),顶端有茎痕,周围有瘤状突起,质坚实,断面 灰绿色、黄褐色,断面微呈放射状排列,俗称菊花心,皮部与木质部较易分离;
- 土三七的根圆柱形或略带圆锥形,不易干燥,干后质较疏松,暗褐色,表面不平坦,呈剥裂状。
- 从味道来说:
- 三七入口很苦,但马上回甜,无辛辣、酸麻等;
- 土三七味甘、 微苦、有酸味。
安全用药建议
由于土三七和三七具有相似功效,而土三七便宜,容易生长,很多人自己就可以栽种,因此他们便用土三七代替三七,要么大剂量煮服土三七水治疗跌打损伤,要么长期服用土三七泡酒作为养生保健,从而导致中毒。鉴于土三七有毒,且中毒后难以治疗,建议老百姓切不可自行服用。
本文原文来自上海公卫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