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死还是毒死?关于洪秀全死因的两种说法,曾国藩或成解题关键
病死还是毒死?关于洪秀全死因的两种说法,曾国藩或成解题关键
洪秀全的死因一直是历史学界争论的焦点。究竟是病死还是毒死?本文将通过李秀成、洪仁玕的自述,曾国藩的奏稿,以及后来发现的原始史料等证据,为您揭示这位太平天国领袖最后的时光。
1864年6月1日,太平天国的领袖洪秀全在天王府内去世,享年51岁。然而,他究竟是病逝还是服毒自尽,这一问题长期以来在历史学界引发了激烈的争论。虽然两种说法各持一词,但探寻洪秀全的真实死因,不得不从各方证据中寻找答案。
洪秀全去世的一些证据指向他可能是服毒自尽的。这一说法起源于李秀成的自述。在湘军攻破天京后,李秀成被俘,并在曾国藩的要求下,撰写了《李秀成自述》。曾国藩随后将其重新誊抄并上交军机处。在这个重新誊抄的版本中,李秀成明确记载洪秀全于四月二十七日“服毒而亡”。同样,洪仁玕在被俘后也写下了《洪仁玕自述》,其中提到“天王之自杀,更令全局混乱”,也支持了服毒自尽的说法。
另一个关键人物是曾国藩,他在给清廷的奏稿中提及洪秀全服毒自杀。他在六月二十三日的奏稿中写道“首逆洪秀全实系本年五月间,官军猛攻时,服毒而死”,七月七日的另一份奏稿则称“据供,洪秀全生前,经年不见臣僚,四月二十七日因官军急攻,服毒身死,秘不发丧······十余日始行宣布”。曾国藩的这两次上报,无论是在时间上还是细节上,都给研究洪秀全死因的学者提供了重要参考。
不仅如此,李秀成的部下、英国人呤利在其撰写的《太平天国革命亲历记》中,也提到洪秀全是“吞金自尽”。曾国藩的幕僚赵烈文在《能静君士日记》中更详细记述:昨日擒伪松王姓陈,言伪天王实于四月内死,吞金而绝。这一系列记录都支持洪秀全是服毒自杀的说法。
然而,亦有许多学者和史料认为洪秀全是病死的,而非自杀。最具说服力的证据来源于洪秀全的继承人洪天贵福的自述。他在被捕后表示:“本年四月二十七日,老天王病死了,二十四日众臣子扶我登基”。这一证据使得部分学者更加倾向于“病逝说”。
从其他方面来看,曾国藩的奏报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洪秀全死前的三个月内,湘军并未攻城,天京外亦无战事。这与曾国藩所述的“官军猛攻下选择服毒”明显不符。因此有人认为曾国藩的记录有可能是误导或故意为之。
进一步审视《李秀成自述》和《洪仁玕自述》,也能发现其中的矛盾之处。《李秀成自述》在曾国藩较审后才上交,且被认为有不少改动;《洪仁玕自述》的前半部分记载“我主老天王卧病二旬升天”,后半部分则称“天王之自杀,更令全局混乱”,这种前后不一致的描述,使得原始记录的可信度受到质疑。
对于洪秀全的病因,现有的记载则提到天京被围后,城中缺粮,饿死人逐渐增多,洪秀全命令“合城俱食甜露,可以养生”。甜露指一种草,因为长期食用这种草,洪秀全因此生病,最终不治而亡。在1962年7月,曾国藩的曾孙曾约农把《李秀成自述》的原稿公布于众,揭示了洪秀全的真实死因:原稿记载洪秀全“已病甚重”,“因食时露病起,又不肯食药方,故而死也”。这一原始记录得到了大多数学者的认可。
原始记录显示,曾国藩刊印的《李秀成自述》经过了大量删改。洪秀全的真实死因与洪天贵福的自述、《洪仁玕自述》的前半部分,以及白寿彝主编的《中国通史》的记载是一致的,因此,鉴于这些证据,洪秀全病死说似乎更具说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