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致敬最美的“她”:合川区优秀科技工作者李玲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致敬最美的“她”:合川区优秀科技工作者李玲

引用
澎湃
1.
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8057428

她十几年如一日扎根基层深耕农技,为全区农业产业发展、保障粮食生产安全做出了积极贡献。她带领农技人员深入一线开展经作推广工作,不断引进新技术、新品种,提高农民种植效益,成为了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排头兵。同时,在粮食安全方面,她身居幕后,默默付出,做好了全区重大病虫害防治工作,为全区粮食生产安全、实现合川粮食产量连续 17 年全市第一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化身“推广员”,助力农业产业发展

在新品种新技术示范推广方面,李玲是中国热带作物协会审定枇杷新品种香妃主要选育者,帮助合川区引进柑橘、枇杷、李、桃等优良品种30余个,示范推广2万余亩;试验示范枇杷优质高产、果树配方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治等新技术10余项,示范推广3万余亩。

在科技创新方面,她先后主持或主研重庆市科学技术局、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及其他各类项目20余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参与编撰并出版专业书籍2本,获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6项、软件著作权1项,参与制定标准3项。担任合川区植保植检站站长、重庆市柑橘产业学会理事、重庆市植物保护学会理事、四川农业大学硕士(园艺)专业学位研究生校外指导教师。在产业提质增效方面,她重点从事果树轻简化栽培、果园标准化和宜机化建设等。助力合川古楼成功创建“国家级枇杷栽培综合标准化示范区”、“中国枇杷之乡”;推动太和黄桃、古楼枇杷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太和黄桃获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认证;助力柠檬产业被纳入农业部首批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建设。

当好“守护者”,保障粮食生产安全

李玲主要负责农作物重大病虫疫情监测预警及防控工作。2023年,全区水稻“两迁”害虫呈现出发生早、范围广、频次高、增长快的态势,为近10年以来特大虫情。面对突如其来的严峻形势,她恪尽职守,迎难而上,带领植保站全体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角,“5+2”“白+黑”始终冲锋在第一线,看虫情、商趋势、筹资金、备物资,统筹协调资金300余万元在水稻上开展绿色防控与统防统治融合示范和应急防控达30万亩次,战高温、斗酷暑、挥汗水奋战60天,最终以水稻为主的大春作物重大病虫害得到了有效控制,从而保证了粮食生产安全,实现了合川粮食产量连续 17 年全市第一,切实履行了“虫口夺粮保丰收”的职责使命。合川水稻“两迁”害虫防治工作被重庆电视台新闻联播播出报道,李玲同志受到市农业农村委打赢“虫口夺粮”攻坚战表现突出通报表彰。

当好“传播者”,助力农民增收致富

李玲始终坚持进村、入户到田间的科技服务方法,每年她会组织开展各种技术咨询,田间指导上百次,发放技术资料千余份;并且,她还与区农业科技培训中心、工商职业技术学校等采取联合办学的方式,加强农民专业技能培训,近年来在太和、双槐、小沔、大石、古楼等镇街培训水果种植大户5000余人次;定期在产业发展重点镇街开展村居民开放日活动,在生产关键季节走访双槐、古楼山林、双凤保合、太和亭子等柑橘、枇杷、李桃专业村,开展现场答疑解难,指导关键技术,确保果实产量、品质稳步提升;

针对近年来极端天气加剧的新情况,她尤其关注干旱、霜冻等灾害性天气的预测预报,及时发布防灾、减灾措施,编制《合川区农业气象历书》,一方面利用科学技术手段减轻经济损失,另一方面积极筹措救灾资金,保证发放到农民手中,全面保障农民增收致富。

当好“连接者”,助力乡村产业振兴

李玲主动与涉农企业、农民专业协会和规模种植户、科技示范户进行科技结对,推行“农户+基地+专业大户”模式,在生产技术、项目编制、市场信息、发展订单和经营管理等方面提供服务,成效显著。从2011年开始她担任合川区科技特派员,至今已14年,这期间她一对一技术帮扶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组织达16家,培育经作产业大户208户,农村致富带头人11人,建成产业扶贫基地20000余亩,受益贫困户达3000余人。她还协助成功举办了太和东南桃花节、双凤李花节、古楼枇杷采果节、双槐红晚熟柑橘采果节等特色节会,有力促进传统农业与休闲观光的有机结合。

本文原文来自澎湃新闻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