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湘西人有多彪悍?从五溪蛮到南方长城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湘西人有多彪悍?从五溪蛮到南方长城

引用
网易
1.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AIBIVRO0541TVHQ.html

湘西地区在中国历史上一直是一个独特而神秘的存在。从《皇舆全览图》上的空白区域,到南方长城的修建,这片土地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记忆。本文将带你走进湘西的历史深处,探寻五溪蛮的传奇故事。

清朝的时候,康熙大帝为了彰显自己的文治武功,下令绘制一幅大清的全国地图——《皇舆全览图》。这幅地图,被誉为中国有史以来第一部最科学、最精确的全国地图。

但是,让人大跌眼镜的是,在《皇舆全览图》上,其他地方都被地名标注的满满的,唯有湖南西部和贵州东部的一大地盘,居然是一片空白。

(皇舆全览图生的空白)

为什么?因为这块地,当时还是“生苗”,化外之民占据的地方,外人都没办法进去,自然就没办法绘图了。

不仅如此,在明朝末年,朝廷居然还斥巨资在这里修筑了一条长城,防备里面的人冲出来,这里是妥妥的国中之国了。

(南方长城遗址)

这个地方有多生猛,我慢慢给大家介绍一下。

这块地方位于湖南的西部,沅江的上游,也包括澧水上游的一部分。

这里的居民从哪里来?据说是蚩尤的后裔。蚩尤和炎黄大战之后,蚩尤被杀,他的部族大部分投靠了炎帝和皇帝,还有一部分不愿意屈服,就一路南迁。历经夏商,春秋战国,最后退到到了包括今天湖南西部一带的大山里,这些人是后世苗族、瑶族、畲族、侗族、土家族等少数民族的先人。

因为此地在汉朝时属于武陵郡,所以这里的少数民族,被称为武陵蛮。又因为此地有雄溪、樠溪、辰溪、酉溪、武溪等五条溪(河),所以,他们又被称为五溪蛮。

这里的人特别彪悍好斗。

在东汉初年,五溪蛮发起多次反抗朝廷的起义,一度攻克了武陵郡郡治所在地义陵(今湖南溆浦)。光武帝刘秀在派大军多次征讨失败后,不得不派出“镇国之宝”,手下最厉害的武将,伏波将军马援带兵前往镇压。

马援乃马超的先祖,在东汉初年战功显赫。南方的交趾叛乱,他带兵打到了今越南的南部,立柱而还;在北方,他平定了乌桓叛乱,击败匈奴,一生战绩赫赫。五溪蛮起义的时候,马援已经六十二岁了,他不顾年迈出征。结果,因为抵抗实在激烈,马援在还没平定五溪蛮的时候,因为天气酷热难当,病死了。一代战神,就此陨落。

三国时期,蜀国对待少数民族以招抚为主,这块地名义上属于蜀国。在刘备发起对东吴的报复性作战的时候,五溪蛮的首领沙摩柯欣然带兵前往助战。沙摩柯十分神勇,居然一箭射死了东吴武力值最高的大将之一甘宁。《三国演义》里的说法是,甘宁看着青面獠牙,怪模怪样的沙摩柯冲过来,吓得掉头就走,被沙摩柯一箭射中头颅。

因为后来沙摩柯在此役中战死,五溪蛮跟东吴接下不解之仇,最后用重兵才平定五溪蛮之乱。但是,整个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五溪蛮不断起事,汉族政权不停镇压,始终无法将其彻底制服。不仅如此,他们还越打越强,朝廷想单纯用武力打服他们的代价也越来越大。

到了唐朝,从唐高祖李渊开始,朝廷改变了策略,开始实行羁縻之策,不再单纯靠武力镇压了。朝廷笼络这些“蛮人”中的大族,让他们自己管自己,其中彭氏管保靖(今永顺),舒氏管叙州(今溆浦),冉氏管酉阳(今重庆酋阳),田氏管锦州(今湖南怀化麻阳),大家各管一块。

但好景并不长,相安无事才一百多年,五溪蛮又纷纷起事,战争多到数不过来。到了五代十国,五溪蛮控制的地方达到了最高峰。到了宋朝,朝廷进一步安抚,五溪蛮起事渐渐少了。关于“五溪蛮”的记载也慢慢少了,但当地苗族的单一民族反抗更加激烈了。

元明清三朝,当地的苗民反抗朝廷的斗争尤其激烈。但是,统治者也改变了策略,对当地少数民族进行分化瓦解。他们把服从朝廷的苗民叫做“熟苗”,让他们的头人做土司,向朝廷纳贡,也替朝廷打仗。比如,湘西的彭家就出兵参与了东南的抗倭战争。朝廷给“熟苗”的好处就是,给官做,打仗给赏赐,让他们读书,进行“教化”。

对那些实在“改造”不过来,硬要占山为王,不接受“王化”的苗民,朝廷称呼他们为“生苗”。

主动剿灭“生苗”的话,既费钱又未必打得过,想改造的话,他们又软硬不吃。怎么办?统治者想到了一个办法,既然北方修长城抵御游牧民族,为什么不再南方也修个长城,把他们圈起来呢?

于是,从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 年)开始,到明天启四年(1624 年)竣工,明朝在自己的领土的腹心地带也修了一座长城。长城南起湖南、贵州边界的亭子关,北至湘西州古丈县境内的喜鹊营,途经凤凰、吉首两大湘西重镇,全长三百八十余里,纵贯整个湘西地区。

国土内部也修长城,这简直是一个笑话,谁叫这里的人太彪悍呢?

清朝也没强多少,他们把明朝修的土墙,改成更加坚固的石墙,还增加了不少碉堡,箭楼。两边的苗民要想走亲戚,还得出示官方颁发的“边防证”。

整个清朝,官府都在和这里的苗民做斗争,最终这里才慢慢平复。即便如此,朝廷还是在这里驻扎重兵形成高压之势。“湘西王”陈渠珍,文学大师沈从文的祖、父两辈都是朝廷派驻这里的军官。

到了,民国的时候,苗民后代也好,驻军后代也好,还有很多不安分的人,在这里聚众起事,这就是大家所熟知的“湘西土匪”了。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