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正”“征”“延”:汉字演变的文化密码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正”“征”“延”:汉字演变的文化密码

引用
1
来源
1.
http://ced.newdu.com/n1552.html

汉字“正”、“征”、“延”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它们的字形演变见证了中华文明的发展。从甲骨文到金文,再到小篆和隶书,这些汉字经历了怎样的演变过程?让我们一起探寻这些汉字背后的文化密码。

“正” 是(方向)正直,不偏斜。《说文》 : “正,是也。从止,一以止。” 甲骨文1-2上边的 “口” 表示城郭、 区域, 下边是 “” (止,趾,表示脚) ,合起来就是脚对正城门口或某一方域走去。此时为征途的“征” 字。 甲骨文3和金文1-3将甲骨文的 “口” 填实写作 “、 ” , 或省作一横,字义未变。小篆加表示行走的 “彳” (读chì,是行的省文)和“彳” 的变体 “廴” 分别写作 “正、 征(𨒌) 、 延” 三个字。 《说文》 :“𨒌, 正行也” “延, 長行也” 。 字形虽略有不同, 但仍可看出与甲、 金文的传承关系。隶书(汉《杨震碑》等)以特有的波磔笔画彻底改变了古文字形,成为今文。

注: “延” 是 “𨒌” 字的讹变。

图为 “象形字书画” 造形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