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高铁网:从“神州第一路”到“市市通高铁”的桥头堡
辽宁高铁网:从“神州第一路”到“市市通高铁”的桥头堡
辽宁的高铁建设虽然低调,但其路网密度和规模在全国范围内都名列前茅。截至2023年底,辽宁已建成投入运营的高铁线路总里程达2213公里,位居全国第十。目前,辽宁已建成运营9条高铁线路,第10条沈白高铁也将在2025年9月建成通车,届时辽宁将成为全国第11个实现"市市通高铁"的省份。
2024国内高铁运行示意图
已建成的9条高铁线路
1. 秦沈客专
"神州第一路"沈大高速出生辽宁,是国内最早建设的第一条高速公路。我国高铁第一条线路秦沈客专也出生于辽宁。1999年开工建设,2003年建成通车,线路全长404公里,设14座车站,设计时速250公里,运行时速210公里。
秦沈客专线路图
泰沈客专是中国高铁第一路、连接关内与关外的主要客运通道,沿海通道的组成部分。
2. 哈大高铁
2012年年底建成运营,连接哈尔滨、长春、沈阳、大连,设计时速350公里,运营速度300公里,线路全长921公里,共设22座车站,是东北第一条高标准干线高铁,其中沈哈段后来被纳入京哈高铁的组成部分。
哈大高铁也被称之为东北最“雨露均沾”的高铁,联通东北三省,当然辽宁境内的线路最长,达到553公里,占一半以上。
哈大高铁示意图
3. 盘营高铁
2013年建成通车,是沈(哈)大高铁与秦沈高铁的区域连接线,设计速度350,运行时速300,线路约90公里,共设盘锦北、盘锦、海域西、营口东4站。这条线路的开通串联,盘活了两条线路的相互来往,盘锦是最大受益者,与大连、沈阳、营口、锦州、朝阳等地有了便捷的直通高铁。
盘营高铁示意图
4. 沈丹高铁
沈阳至本溪至丹东高铁线路,2015年9月1日建成通车,线路总里程208公里,设车站8座,设计、运行时速皆为250公里。
沈丹高铁的开通,极大拉近了丹东与省会沈阳的时空距离,进入一小时出行生活圈,同时释放沈丹铁路的运输能力,对促进丹东港、老工业基地的经济发展有重要推动作用。
沈丹高铁、丹大快铁示意图
5. 丹大快铁
与沈丹高铁几乎属同期,2015年12月17日建成开通,线路全长293公里,为设计、运行时速皆为200公里,客运为主,兼顾货运的一条快铁标准铁路。
2015年可以说是丹东铁路建设的收获年,丹大快铁联通大连,促进两地的海港经济、海铁联运协同发展。同时丹大与沈丹、沈大构成了辽宁高铁的“大三角”闭环,对完善辽宁中南部交通出行,区域融合发展有重要的作用。
6. 新通高铁
2018年年底建成运营,连接辽宁新民市与内蒙古通辽市的高铁线路,是京哈高铁的区域连接线。线路总里程197公里,设计、运营时速250公里。设新民北、彰武、甘旗卡、通辽4站。
新通高铁是辽宁与内蒙古首条互通的高铁线路,也是内蒙古东部首次接入全国高铁网,通辽市交通出行有了质的提升。
新通高铁、喀赤高铁、京沈高铁示意图
7. 喀赤高铁
2020年7月建成通车,内蒙古第二条与京哈高铁的区域连接线,线路总里程157公里,设计、运营时速250公里,设喀左、建平、宁城、平庄、赤峰5座车站。
8. 京沈高铁
2021年1月全线建成通车,其中承德与沈阳段2018年年底建成通车。线路总里程696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与哈大高铁沈哈段共同组成京哈高铁、是东北干线高铁第一路,也是2022年北京冬奥会重要的交通保障。
9. 朝凌高铁
2021年8月建成通车,连接辽宁朝阳站与凌海南站,是京哈高铁与京哈铁路(秦沈客专)的连接线。线路全长约107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设辽宁朝阳、巴图营、锦州北、凌海南4站。
朝凌高铁示意图
在建中的沈白高铁
除了上述已建成运营的9条高铁,辽宁第10条线路的沈白高铁正在建设中,线路总长430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联通沈阳市、抚顺市、通化市、白山市、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沈白高铁也是沈佳高铁的组成部分,是东北继京哈通道后,第二条横跨东三省的北上大通道。
沈白高铁示意图
沈白高铁全线进入铺轨阶段,部分区间已进入接触网架设工程,2025年9月有望建成通车。届时辽宁将形成“十全十美”的10条高铁运营线路。更重要的是,抚顺将结束不通高铁的尴尬历史,辽宁将正式完成“市市通高铁”的最后一块拼图,成为继今年湖北后,全国第11个市市通高铁的省份。
辽宁高铁网
未来规划
另外,辽宁还有规划中的沈辽鞍城际铁路、秦沈二通道、丹通高铁等铁路项目,是对现有路网的补充完善。尤其秦沈二通道作为秦沈客专的升级版,一旦落地建成,辽宁的高铁网将上升一个新的台阶,未来运营里程有望向3000公里大关冲刺。
东北三省号称我国的“后花园”,如此的地理位置能建成这么多高铁线路,实属强悍,得益于东北全面振兴的国家战略支持。象征着试验地、诞生第一条高铁的辽宁,紧随全国高铁建设热潮,俨然成为东北高铁建设的桥头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