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金代后宫制度的兴衰:一个独特的历史制度研究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金代后宫制度的兴衰:一个独特的历史制度研究

引用
搜狐
1.
https://www.sohu.com/a/854420360_121164423

金代后宫制度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中一个独特而复杂的体系,它不仅体现了金代统治者对中原文化的吸收与创新,还反映了北方游牧民族与中原农业文明之间的交流融合。本文将从多个维度探讨金代后宫制度的兴衰及其特点,包括其基本内容、政治因素的影响、皇帝宠幸皇后嫔妃的情况以及制度变革后的变化等。

金代后宫制,是指古代中国封建社会各时期的后宫制,其中主要包括皇后、妃嫔和宫女三个部分,并随着社会政治需要而变化。

皇后主要指皇帝的正妻(或皇后),是皇帝在宫外设立的最高女官。

妃嫔主要指后宫侍奉皇帝以及被皇帝宠幸后,而被赐予的宫女、嫔妃。

宫女和嫔妃则是指帝王在宫外根据皇室规矩和实际需要设立的女子。

对于后宫制中的妃嫔等等级问题也是研究中比较薄弱的一个环节,本文将通过对金代后宫制中几个具体问题进行探讨。

首先,金代后宫嫔妃与宫女所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都与《大诰》《册府元龟》等典章制度相吻合。

其次,金代后宫制度规定,皇后在宫中拥有较高地位和特殊权力,如有权参与朝政、召见朝臣、赏赐臣僚等;而妃嫔等则享有较高地位和特权,如可以在宫中与皇帝同时居住等等。

第三部分主要是关于后宫管理制度对金代后宫政治生活的影响以及相关法律规定。

首先是后宫制与宗庙祭祀制度中关于后妃地位规定相对应。

其次是金代后宫制中关于皇帝及其后宫嫔妃之间相互制约以及权力相互牵制的相关规定。

另外还表现在金代帝王后宫中还存在“以妃侍宴”制度。

该制度规定:后宫中的妃嫔、宫女均不得在皇帝面前以妃侍身份饮酒宴饮。

这种规定虽然是皇帝和后宫中妃嫔双方共同遵守的,但同时也表现了皇室之间存在着某种竞争和牵制。

最后,金代后宫制度有对后妃行为规范要求之意。

这些法律条文在一定程度上约束了后宫嫔妃、宫女们言行举止。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后宫管理和后妃侍奉中存在着诸多问题。这是金代后宫制存在不足之处。也是造成其后来后宫之中产生一些问题的原因所在。本文也将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对于后宫中制度的改革,除了受上述政治因素的影响外,还受当时社会政治生活本身的影响。金朝建立以后,契丹族入主中原,女真贵族对中原文化中的许多政治、经济制度都有了一定程度上的认同。

例如,为了加强对女真人的统治,辽圣宗耶律隆绪便采取了“以汉制女”这种办法[6]来加强对女真人的控制。“辽圣宗以汉人之法治女真人矣。”[7]

又如,

在金朝建立以后,为了加强对女真贵族的控制[8]而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削弱辽朝贵族特权并建立其内部秩序。这些政策使得女真贵族在政治生活中受到诸多限制,甚至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女真人参与国家政治、统治地方和国家政治决策等方面的权力。

此外,由于统治者与少数民族政权之间存在着错综复杂的关系,因此也对后宫制产生了重要影响。辽朝的后宫制在很大程度上承袭了北宋时期的后宫制,而金代则在金初就出现了“六宫三院”格局[9],并且,这一格局一直延续到了元、明时期。

因此,政治因素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后宫制变革的重要原因。

但是,由于受到当时社会政治生活和思想文化等方面的影响,金代后宫中制度也并非一成不变。

金朝建立以后,

金太祖在继承宋朝后宫制的基础上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并且最终使其成为金朝后宫制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10]。

除此之外,在皇帝本人所选择的嫔妃中也会出现一些女真贵族人物。例如,金世宗完颜雍便曾在自己宠幸的嫔妃中选立一位金太祖的妹妹为皇后[11]。此外,皇帝的嫔妃中也会有一部分是少数民族,如契丹人

和女真人[12]等。

金代后宫制度中还有一种特殊的情况,即:“嫔妃虽贵,而宫人侍侧而不出”[13]

。这主要是由于后宫人数众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后宫生活。

综上所述,在金代后宫制度形成后,受多种政治因素限制的同时又受到了中原文化和契丹、女真族文化因素等影响。因此,这就造成了金代后宫制的一些特点。同时,也受当时政治和社会本身的诸多因素的影响。因此,也决定了金代后宫制虽然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但在某种程度上仍具有其历史传承性。这便是金代后宫制中有一些特殊性的原因所在。本文主要从金朝建立后皇帝所宠幸嫔妃和宫女以及后宫中相关法律条文等几个方面进行论述。

金代的皇帝,除了上述辽代皇帝之外,还包括一些非汉人的少数民族君主,如北朝时期的突厥可汗、北汉高祖、辽太祖和辽世宗等等。

金代皇帝宠幸皇后嫔妃的情况有以下几种情况:

1.辽圣宗与辽世宗,由于是金太祖与耶律德光之子,两人感情很好,对萧太后非常孝顺;辽世宗为辽帝耶律倍之父。

2.南宋高宗(宋高宗)、元世祖(元顺帝)与金太宗(金宣宗)、金章帝(女真族首领完颜阿骨打之孙)三代皇帝也宠幸皇后。

3.少数民族君主:西夏景惠皇后阿史那氏[7]、西辽耶律德光皇后耶律和鲁古、女真完颜阿骨打皇后完颜乙辛陈和尚皇后陈哲、金太祖赵匡胤妻黄氏[8]等。

4.女真人。

5.其他:金章宗与辽朝皇族之间的关系,女真人对北宋皇室的态度等。

1.金世宗完颜雍(1190-1161),是金太祖完颜阿骨打的孙子,金太祖为其兄完颜阿骨打的儿子,是金太祖最宠爱之人。

2.金熙宗完颜雍(1140-1183)与孝宗海陵王完颜亮是堂兄弟关系。

3.金章宗完颜亮(1140-1200)是金世宗完颜雍的长子,母亲为萧太后,后被追封为天兴王并改名为天兴。

4.海陵王完颜永济(1133-1194),海陵王完颜亮的孙子,为金世宗的长子。

5.海陵王完颜承德生有一子名为完颜承道,被追封为皇太子;海陵王完颜亮生子叫阿骨打、幼子名叫哥不干、三子叫阿山。

在金代,皇帝从上至下,都拥有大量的嫔妃、妃子。但实际上,后宫妃嫔却只有少数几人能被皇帝宠幸,大多数妃嫔都是由皇室宗室、外戚及权臣所选进宫。金朝皇帝对后宫妃嫔的选侍也是相当严格的,后宫嫔妃的来源,主要是通过两个途径获得:一是从皇族中选拔;二是在后宫中“私选”后宫(亦称私侍)[13]31。

金代后宫妃嫔之选,一般只在皇帝有重大政治活动时才举行选侍、赐宴等礼仪活动,因而并不像后世那样将此视为一种政治惯例。如金世宗在位期间就有两次大选妃仪式:

1.“十二月癸丑甲寅乙未乙酉”时举行(参见《续文献通考》卷九十二《礼制·国朝》):

由此可见,在金代,只有少数后宫嫔妃能得到皇帝宠幸。

如金太祖时便有嫔妃被选为皇后的记载;但金太宗、金宣宗等时期则只有个别妃嫔被选为皇后[14]。

由于金朝后宫制度的变化较大、影响深远,故本文只就这两个时期内后宫制度改革的主要因素作简要分析。

金太宗时,由于女真人与汉族之间存在的许多差异,后宫制度也受到了很大冲击[15]。

金熙宗时,其后宫妃嫔制度的变化则是在承安二年(1226)时由一名皇后改为两名皇后;

而在太宗去世后,又有一位叫“张氏”的后妃,因其曾为太宗生过一个皇子[16],所以其在后宫中的地位得以大大提高(参见《金史》卷八十七《本纪·太祖》《志·高祖》:“帝妃张氏,太宗生也。帝妃张氏,太宗与皇太后生之。”)。

这就说明在女真贵族阶级中已经存在了一些比较稳定的政治力量(当然也有部分不是特别明显,但总体上来说还是比较大的)[17],从而使整个女真贵族阶层逐渐脱离了原来的氏族社会,进入了由“家天下”向中央集权制转变的时期[18]。

因此,金宣宗在对后宫制度进行改革时就显得比较谨慎,因而改革内容不够全面,改革时间也较为短暂。

到了金宣宗的晚期,金朝后宫制度出现了很大的变化,并有新一代的统治者在其身上发生[19]。

这一时期内,为了巩固政权,金朝统治者采取了许多措施来削弱甚至取代女真贵族阶级的势力,因而也对后宫制度进行了较大的改动。

如在金世宗在位期间(1140-1156)就进行了一系列改革:

1.将皇后之位“三迁不用”[20];

2.重新选立后妃[21];

3.将后宫“八部之女”改为“诸部之女”[22];

4.废掉宗室女[23]等等。改后宫别室为“嫔御宫殿”[23];

5.取消宫禁。

2.赐给皇帝妻妾的“宫嫔”封号有“贵妃、贤妃、美人”[24]等,其中有些是指嫔御的封号。

3.皇帝赐给妃嫔的封号,除了贵妃、美人以外,还有其他称号:

●嫔妃·有子之家(指有子嗣之家):“贵人·有子之家。

●贵人·有子之家:‘嫔’指妃嫔,‘妃嫔’指夫人,‘贵妃’指夫人。”[25]

纵观金代后宫制度的发展历程,虽然在总体上承袭辽代及元朝后宫体制,但也在某些方面有所创新和变革。

例如,金代后宫有皇后、皇贵妃、妃、嫔等等级区别,皇帝所宠幸的嫔妃也有等级区分;金中都宫内设立的“内院”,又称为“宫人院”,是皇帝后宫中专门供皇帝嫔妃居住的地方;在金皇室宗族内设有的“外廷”,是皇帝后宫内专为皇后妃嫔等皇室宗族成员服务的地方;在皇宫外的“别宫”和宫苑内也设有“别宫”和“内苑”等机构,为妃嫔、宫女等宫人服务。

参考文献:

《金代后宫:女性的政治舞台》,作者:李墨

《中国古代后宫制度研究》,作者:王立军

3.《中国历史上的后宫文化》,作者:李蕴露

4.《后宫:中国古代妇女的历史舞台》,作者:林燕

5.《中国古代宫廷文化史》,作者:黄明智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