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从蒙古兴起到王朝建立
元朝:从蒙古兴起到王朝建立
元朝在中国历史上存在感相对较低,但其从蒙古兴起至建立王朝的过程却是一部波澜壮阔的历史。本文将为您详细讲述这段从匈奴时期到元朝建立的千年历史变迁。
蒙古兴衰
蒙古一直以来都是好战的民族,民风彪悍,地理环境特殊,与中原相隔甚远,文化风俗、宗教信仰都与汉族大不相同。在历朝历代的统治者眼中,蒙古一向是值得敬畏的,游牧民族的战斗力天生就要强于中原人。但是由于地理环境的原因,蒙古族和其他少数民族一样,资源贫瘠,为了获得更多的事物和金钱,他们一直以来都不断地向中原侵犯。在强盛的朝代,他们并掀不起什么风浪,而在宋朝,重文抑武,前期,国家财力达到了空前未有的高度,蒙古几次来犯,朝廷都是送钱平息。但这样下去,宋朝久积贫弱,国力大不如前,而蒙古趁此时强大起来,渐渐拥有了自己的势力。
元朝地图
匈奴时期
早期的蒙古地区有月氏、匈奴、东胡三个部落,除此以外,还有柔然,回纥,突厥等部落,这几个部落皆以游牧,狩猎为生。公元前二零九年,蒙古地区出现了历史上的第一个国家——匈奴。这个名字大家都不陌生,匈奴对于中原地区的威胁自古以来就有,他们因为土地贫瘠,时常侵犯中原土地。匈奴一直与秦朝、汉朝长期对立。只可惜,当时他们碰到的是强大的秦皇汉武,两个朝代多次的打击使得匈奴自此一蹶不振,秦始皇还在蒙古地区设立了郡县,匈奴对中原再没有了威胁,这样的和平维持了有一千多年。
突厥时期
沉寂了近一千年的蒙古地区在南北朝时期又开始活跃起来,蒙古各部为了统一多次分分合合。公元552年,突厥击败了柔然成为了蒙古地区的新国家,后来又分裂成东西两个国家。在与隋朝的战争中多次失败,这个时期的突厥反复无常,屡次进犯中原,唐朝太宗时期被灭国,后来又开始复兴,武皇在位时期连年入侵,对当时的边疆造成了许多损害。再后来便是回纥踏上主舞台,参与了唐朝的安史之乱,哲尔茨的战乱为唐朝的灭亡埋下了伏笔。
匈奴地理位置图
契丹时期
唐朝灭亡之后,进入五代十国时期。蒙古又有新的势力崛起,那就是我们所熟悉的契丹了,契丹后来改国号为“辽”,当时的国君是耶律阿保机,辽国一直是北宋最大的天敌,宋辽之间的战争多数是因为收复土地问题,为此还签订了澶渊之盟。耶律阿保机还在对宋战争中夺取了燕云十六州,燕云十六州的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对于中原国家来说,这就相当于是个屏障。由此得见,辽国对北宋的威胁。辽国多次进犯北宋,北宋军事力量薄弱,不敢与之正面对抗,多次送钱与辽国议和,这种看似平和的局面一直持续到了女真族建国。
宋金联合
女真建国的消息传到了宋朝,彼时宋徽宗在位,他虽然胸无大志,无勇无谋,但是作为国君,仍然是想要收复失地,燕云十六州是北宋历代皇帝做梦都想收复的土地,看见日渐强大的女真,他心生一计,觉得这是一个好机会,可以联合金朝灭了辽国以便夺回燕云十六州,于是便开始了计划。
海上之盟
意图灭辽
话说澶渊之盟之后,宋辽持续了百年的安宁,但是宋朝一直都想收复被辽国霸占的燕云十六州。为此,他们想到了联合金国的力量。由于此时的辽国政治腐败,皇帝昏庸,宋徽宗之前派遣使者入辽探听虚实,顺便一窥辽国如今的实力,得到的消息是,辽国皇帝无能,鱼肉百姓,欺凌附属小国,盗贼四起,百姓生灵涂炭。这让宋徽宗觉得辽国终于走到了穷途末路,既然辽国有灭亡之象,那么便可以商讨灭辽事宜。
海上之盟
宋徽宗采取了大臣们的建议,决定联合金国共同灭辽,于是便有了海上之盟。海上之盟指的是宋朝臣子马植的计策,遣使臣过海,与金国达成同盟。宋朝与金朝约定,辽国灭亡之后,将燕云十六州送还宋朝,而金国可以获得钱财和其余土地,金国立即就答应了。由于宋金两国地理位置相隔一片大海,会盟的时候需要飘洋过海,所以此次会盟被称作海上之盟。
宋徽宗像
北宋灭亡
宋金签订海上之盟后,两国来往密切,终于合力灭了辽国。可是此举让宋朝感到了新的危机,以前辽国可以作为一道屏障阻挡金兵,如今这道屏障没有了,宋金两国的土地接壤,金国没有辽国的阻隔,对付北宋简直是易如反掌。于是,好不容易除掉了心腹大患辽国的北宋又一次处于危机之中,金兵南下如入无人之境。在灭了辽国之后,便开始图谋灭亡北宋,终于,时机一到,金国皇帝挥兵入侵宋朝。此时的宋朝已是腐朽之状,国力不振,军事弱小,金兵轻而易举地攻克了汴京,从而酿成了百年难得一遇的靖康之耻,至此,北宋灭亡。
元朝的建立
辽国被宋金合力击败之后,耶律大石决定收复河山以待来日,他率领残部回到了蒙古草原,集结旧部势力建立西辽,意图东山再起。可是却有一个问题待解决,那就是蒙古各部至今连自己的文字都没有,仍说着突厥语,是名副其实的蛮族部落,为了统一各部落以便来日入主中原,新的首领统一了蒙古国各部的文字,进而统一了蒙古各部。
靖康之难
蒙古建国
公元1206年,铁木真统一蒙古各部,将蒙古的文字和风俗做出创造性的改动,还统一了语言,继而建立大蒙古国,至此,蒙古的民族历史才算是正式确立并延伸。蒙古在此之前一直都是中国名不见经传的小部落,自从铁木真建立了蒙古国之后,蒙古的铁骑无所不往。在四处东征西战的日子中,蒙古日渐强盛,他所争夺来的土地甚至横跨欧亚非三个大陆,国土面积是中国历史上最广阔的国家。可是蒙古人只顾着打仗和占领土地,并没有想着如何巩固统治,所以这些国土最终还是失去了。
蒙金之战
四处征战成名的铁木真被称作“成吉思汗”,他开始计划灭掉金国,但那时金国在灭了北宋之后日渐强盛,想要打败金国亦不容易。成吉思汗,拖雷,以及窝阔台三人分四次联合南宋攻打金国才将其完全打败。之前为了灭辽,北宋联合金国,如今为了灭金,南宋又联合了蒙古。这你来我往的几次交战,还真是应了一句戏言“你方唱罢我登场,反认他乡是故乡”。
成吉思汗
蒙金战争是少数的以少胜多的战争,蒙古军不在人多,而是在装备上占尽先机,成吉思汗早就吸取了中原的先进技术,对士兵们的军甲进行武装,武器上也精进不少,再加上他们长期游走在野外,身强体壮,善于隐匿。所以虽然金朝人多势众,蒙古仍然能够灭亡金朝。这次战争,也使得成吉思汗威名日盛,为今后统一中原建立元朝奠定了基础。
元朝建立
在发动数次侵略战争之后,蒙古终于灭了金朝,趁此强盛之际,他们还一举灭了西夏和俄罗斯各国,甚至进攻高丽,着实是将蒙古军的威名向世界远扬了。公元1260年,忽必烈继承汗位,同时,与他争夺皇位的兄弟为了夺政权,导致蒙古分裂。忽必烈只得到了一半的国土,他将国号改成“大元”,取自《易经》中的“大哉乾元”之意,迁都北京,自此,元朝建立。
成吉思汗
元朝建立的同一年,忽必烈挥兵南下,灭亡南宋,最终实现了一统中原的愿望。元朝入主中原时期,注重海上贸易,对外交流频繁,商品经济得到发展,在文化方面,也有自己的风格,出现了元曲,元杂剧等文化形式。除此之外,还设立了行省制度,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
总结
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对于人们来说不过是史书上的寥寥几页,但是对于真实的历史人物来说,却是波澜壮阔的一生,在这段历史中,蒙古从匈奴时期进化到契丹时期,再到建立元朝,他们和中原王朝一样,在自己的领地绵延了几千多年,最后终于入主中原。有人阅读这段历史的时候,可能会更心疼两宋的繁华落幕,也可能会叹息女真和蒙古的恩怨。其实再多的故事都已经随着历史的长河远去了,所幸我如今面对的,是一个四海升平的时期。
参考文献
《元史》
《靖康之难》
《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