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的记忆,岁月的暖歌
冬日的记忆,岁月的暖歌
冬天,这个季节总以它独有的方式,悄无声息的在每个人的心里刻下或深或浅的印记。爷爷奶奶打开记忆的闸门,与我们分享了曾经那些与冬天紧紧相连的故事。每一幕,都像是冬日里的一缕阳光,温暖而明亮,照亮了他们的人生旅程,也温暖了我们的心房
冰天雪地中的欢乐童年
董爷爷 93岁:小时候冬天,最爱和同学们去北海公园滑冰,漪澜堂、五龙亭都是我们的冰场。我们还赛跑、丢手绢,输了的同学就得请客吃小吃,大家都美滋滋的。 每当回想起这些冬日的场景,心中总会涌起一股暖流,那是对过往时光的深深眷恋。
陶奶奶 88岁:记得冬天下雪特别好玩。雪化时,屋檐下结成冰凌,亮晶晶的。我们爱去河里滑冰,用木板做冰车,用木棍撑着滑。在冰车上摔下来也不疼,穿着大棉袄打滚,特别开心。
邢奶奶 84岁:我生在东北,那个时候我们住在半地下的地窖中,东北的积雪很厚,甚至把门都堵住了,那我也得和家人一起去把门前的雪清理了,我要和小伙伴出去玩。我最喜欢的就是在冰上抽冰嘎,穿着冰鞋滑冰,别提多开心了。
李奶奶 81岁:家乡的冬日总是被雪覆盖,直至春暖花开才消融。父母很关心我,常把我留在家里,怕我出去玩摔倒。我和小伙伴们,就趁着父母不注意,偷偷溜出门去,在那片雪的世界里尽情嬉戏,跳房子、踢雪球,快乐在冬日的阳光下绽放。
艰苦岁月中的温暖记忆
李爷爷 80岁 :我年轻时当兽医,冬天干活不容易,手脚常冻得生疼。但只要牲畜病了,我二话不说就往乡下走,风像刀子一样刮,路又不好走,但治好牲畜是我的责任。那份对职业的热爱和执着,让我在最寒冷的冬天里,也能感受到内心的温暖和满足。
董奶奶 92岁:我在山东长大,小的时候玩的时间不多,经常需要做一些手工活补贴家用。以前的冬天很冷,衣服好几年才做一次新的,新衣服只有过年到初八才能穿到。现在的冬天过得很幸福,新衣服每年都有,屋子里永远很温暖,我也算赶上好时候了。
孙奶奶 90岁:我小时候住的房子四处漏风,晚上冷得难以入眠,脸盆里的水都结冰,得用火烤化,取暖靠小火炉,柴火也得省着用,我常跟大人去捡树枝,手冻得通红。那时候我们吃的大多是地窖里的红薯和白菜,偶尔有冻柿子,那就是最美的滋味了,甜到心里。
贺奶奶 90岁:年轻时,冬天在工厂干活,厂房四处透风,手碰到机器像针扎一样疼。有天晚上加班,厂房里就一个小火炉取暖,我们就相互靠近,轮流暖手。下雪时,我们这些工人也会一起打雪仗,欢笑声在雪地里回荡,那些日子真让人怀念。
严严冬日里的生活点滴
高奶奶 93岁:宁波的冬天虽然没有北方严寒,但出门也得裹上大棉袄,戴上围巾、手套,全副武装。偶尔飘雪,西北风呼啸,冷极了我们就生火盆烤火。冬天最难忘的是和亲朋包粽子,那乡情和氛围,是冬日最美的回忆。
殳奶奶 85岁:冬天最难忘的是母亲织的手套,让我忘了寒冷。我和小伙伴喜欢在床上打闹,火炉旁留下欢声笑语。我们还喜欢跳皮筋,天晴就去谷场玩。现在冬天的生活更好了,饮食也丰富了,真满足。
刘奶奶 87岁:我从小在北京长大。冬天,家里人会准备好炉子,点上蜂窝煤,屋里就暖烘烘的,炉子还能烧水、烤馒头片。我爱吃冰糖葫芦,老是缠着家里人买,父母也很疼我,我们一家人过着简单而充实的生活。
杨奶奶 86岁:冬天很冷,太阳很暖。母亲一到冬天就会给我们做糖葫芦。家里有颗山楂树,母亲亲手摘红果、熬糖,沾好的糖葫芦在室外冻一会,就会变得亮晶晶的,很耀眼,那是冬天最甜蜜的记忆。
在故事中,我们看到了坚持与乐观,看到了爱与被爱的力量。爷爷奶奶用他们的人生经历告诉我们:无论岁月如何变迁,无论季节如何更替,生活永远值得我们热爱,幸福永远值得我们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