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肾病患者春天多吃这两样食物!好处多
推荐!肾病患者春天多吃这两样食物!好处多
春季尝鲜护肾宁
在春暖花开的季节,一边欣赏万紫千红、鸟语花香的春日盛景,一边品尝应季美食,无疑是一件惬意的事。对慢性肾病患者来说,有哪些应季美食可以帮助延缓疾病发展呢?
今天我们就来讲一讲肾友们的适宜春季美食。
春鱼秋蟹,春日食鱼正当时
说到春季美食,首先就得提及鱼。中国人的春日里,鱼的身影随处可见:“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俗话说“春鱼秋蟹”,立春之后,万物开始逐渐苏醒,水中的鱼儿也开始活跃起来。此时的鱼类经过一冬的积累,体内既囤积了大量的脂肪,一些鱼类又临近“产卵季”,身体中所含的氨基酸是最全面的,味道极为鲜美,肉质也是最肥美的时候,所以春季是吃鱼的好时候。
肾病患者春季宜吃鱼
对慢性肾病患者来说,春季也适合吃鱼。
春天慢性肾病患者饮食应清淡,如多摄入蔬菜、水果类食物,而适度减少肉类的摄入,尤其易导致上火的牛肉、羊肉等,以避免春燥。
但少肉不等于无肉。鱼肉,尤其鲤鱼,其性质平和,不温不燥,肉质细嫩鲜美、营养丰富,是蛋白质、一些维生素及矿物质的良好来源。
中医认为,鲤鱼具有补脾健胃、利水消肿等作用,对改善慢性肾病患者水肿、低蛋白血症有良好的效果。
所以说,慢性肾病患者,春天可适当多吃些鲤鱼。
温馨提醒:一定要少放盐
但慢性肾病患者吃鲤鱼也有一些注意事项。
蛋白质摄入过多可能加重肾脏负担,造成肾病进展。所以慢性肾病患者应根据自己的肾功能情况决定吃鱼的量。一般来说,每天摄入蛋白质总量不应超过0.6克/公斤体重。
肾病患者盐摄入过多会加重水肿、高血压,促进肾病进展。在烹饪时应严格控制盐的量,一定要少放盐,甚至不放盐。
严重肾功能不全患者,喝鱼汤应注意控制总量,以防水摄入过多,加重水肿。
慢性肾病患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症状,烹饪时配合赤小豆、砂仁等中药,做成药膳,进一步提高食疗效果。
常用鲤鱼药膳方
鲤鱼赤小豆汤
鲤鱼功能利水消肿、下气通乳;赤小豆功能利水除湿。以鲤鱼一尾重约250~500克,去鳞及内脏,与赤小豆60克,同煮,吃鱼喝汤,可分2~3次服用。原方载《外台秘要》治水病身肿,如果水肿明显,还可加入冬瓜皮60克、苏叶10克同煎,不放盐,连服数日,可使水肿明显改善。
鲤鱼冬瓜汤
冬瓜功能利水消肿,葱白发散通阳。以鲤鱼一尾重约250~300克,去鳞及内脏,与冬瓜500克、葱白1段,同煮,不放盐,吃鱼喝汤,分2~3次服用,也可利尿消肿。
砂仁蒸鲤鱼
砂仁功能行气调中,和胃醒脾,甘草能和中补脾。以鲤鱼一尾重约250~300克,去鳞及内脏,砂仁10克、甘草3克,纳入鱼腹内,清蒸,不放盐,熟后,去砂仁、甘草,吃鱼喝汤,分2~3次服用,对改善慢性肾病患者低蛋白血症,有良好效果。
惟荠天所赐,青青被陵冈
春日美食,不得不提到“春芽”。中医传统养生观点提倡“食岁谷”,就是说要吃时令食物。冬去春来,万物复苏,春日植物的鲜绿嫩芽,无疑是春日餐桌上不可多得的美味。
荠菜适合肾病患者
荠菜正是其中上品。一代文豪苏轼谈论春季美食,说:“烂蒸香荠白鱼肥,碎点青蒿凉饼滑。”陆游则称:“惟荠天所赐,青青被陵冈。”
荠菜得到如此高的赞誉,除了其鲜嫩清香,味道独特外,也与其丰富的营养价值相关。荠菜含有丰富的蛋白质、钙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具有促进胃肠蠕动、降血压、凉血止血的作用。
荠菜也是适合肾病(尤其是血尿)患者的春日美食。
对血尿患者,可以用荠菜60克,洗净切碎,与粳米同煮成荠菜粥,每日一次,经常服用,有止血尿之功效,也能起到一定降低血压的作用。
温馨提醒:吃时先焯水
不过荠菜也含有不少草酸。肾结石的患者,吃前一定要充分水煮,避免加重结石。
此外,荠菜作为十字花科的植物,钾含量偏高,肾功能未受损的肾友,可放心食用;对于CKD4~5期需要限钾的肾友来说,不可过多吃荠菜。
吃时可以先将荠菜焯水(用沸水煮1分钟)之后再吃(或者充分用沸水浸泡后再吃),可以去除不少的钾,避免加重高钾血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