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银市:甘肃省辖地级市,黄河上游重要城市
白银市:甘肃省辖地级市,黄河上游重要城市
白银市,别称铜城,是甘肃省辖地级市,位于中国西北地区、黄河上游、甘肃省中部,地处陕甘宁青四省区交汇处,总面积2.01万平方千米。截至2023年4月,全市辖2个区、3个县。截至2023年末,白银市常住人口148.81万人。
俯瞰白银市区
历史沿革
白银市历史悠久,夏、商、西周时期为羌戎所居。春秋、战国时期,部分地域为月氏族所居。秦始皇帝三十三年(前214年),蒙恬将数十万众北击匈奴,收复河南地,市境黄河以东入秦版图。西汉元鼎三年(前114年),置安定郡。设祖厉、鹑阴二县隶安定郡。是为境内建县之始。祖历县故址在靖远县城西红咀村,鹑阴县故址在平川区旱坪川西。元鼎六年(前111年),景泰县境内置媪围县,隶武威郡,故址即景泰县芦阳镇东5华里吊沟故城。
行政区划
截至2023年4月,白银市下辖2个区、3个县:白银区、平川区、会宁县、靖远县、景泰县。共辖9个街道、53个镇、16个乡。市政府驻地为白银市白银区广场路1号。
地理环境
白银市位于黄河上游甘肃省中部干旱地区,东部与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沙坡头区、海原县、固原市西吉县接壤,东南部与平凉市静宁县相连,南部及西南部与定西市通渭县、安定区为界,西部与兰州市榆中、皋兰、永登县毗邻,西北部与武威市天祝、古浪县相接,北部及东北部与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左旗及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连接。地理坐标在东经103°33'—105°34',北纬35°33'—37°38'之间。东西宽147.75千米,南北长249.25千米。区域总面积2.12万平方千米。
白银市地处陇西黄土高原西北边缘及祁连山东延余脉向腾格里沙漠过渡地带。境内绝大部是山区,山地与宽谷平原并存。北部属冲洪积倾斜平原,中部为低山丘陵,南部呈黄土梁峁残塬。地势南北高,中部低,海拔最高3321米,最低1275米。白银市地貌特征以基岩山地和山间盆地为主,西北部大地构造属祁连山脉东延部分,地面基岩裸露,阴坡自然植被。东南部以黄土塬、梁、峁、丘陵和川、坪、沟谷为主,大地构造属陇中盆地部分,除个别基岩山地外,地面被黄土覆盖。境内植被在水平分布上自南向北逐渐向草原荒漠过渡,带间过渡不甚明显。黄河从白银区西南水川乡西峡口入境,呈S形,流经靖远县、平川区,至景泰县东北黑山峡下北长滩乌龙漩口出境,长258千米,流域面积14710平方千米。黄河将境内地形分为西北与东南两部分,且分别由西北与东南向黄河河谷倾斜。
自然资源
白银市水资源丰富,黄河流经全市258千米占黄河甘肃段的58%,流域面积14710平方千米。水资源总量387.16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资源总量386.19亿立方米,主要由黄河水系及其支流祖厉河水系构成;地下水0.97亿立方米。可利用总水量为329亿立方米。
白银市矿产资源丰富,已发现的矿种达53种(含亚矿种),查明资源储量的矿产33种。在查明的矿产中,能源矿产1种,金属矿产11种,非金属矿产20种,水气矿产1种。居全省第一位的有铟、铊、沸石、水泥用大理岩、陶瓷土5种,居前5位的有煤、铜、铅、锌、硒、镉、芒硝、熔剂用灰岩、冶金用石英岩、硫铁矿、伴生硫、石膏、凹凸棒石粘土等13种。区域内已查明资源储量的矿产地137处(含共伴生矿产),其中固体燃料矿产地45处,黑色金属矿产地2处,有色金属矿产地25处,贵金属矿产地15处,分散元素矿产地4处、化工原料矿产地12处,冶金辅助原料矿产地5处,建材及其它非金属矿产地29处。共有大型矿区10个,中型7个,小型120个;按勘查阶段划分,达到勘探程度的55个、详查36个、普查40个、预查6个。
经济发展
2024年,白银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42.87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5.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23.06亿元,增长6.2%;第二产业增加值286.08亿元,增长8.8%;第三产业增加值333.73亿元,增长2.8%。
2024年,白银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41586元,比上年增加2131元,增长5.4%。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14783元,比上年增加1031元,增长7.5%。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值为2.81,比上年缩小0.06。
2024年,白银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40.13亿元,同比增长4.2%。其中:市级收入增长1.6%,县区收入增长5.3%。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223.39亿元,增长2.4%。与民生相关的十一类支出完成185.18亿元,增长5.2%,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为82.9%。
2024年,白银市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9.3%。从投资类型看:项目投资增长21.8%,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31.3%。截至12月底,全市在库项目(不含房地产)593个,同比增加16个。其中:续建项目294个,同比增加13个;新入库项目299个,同比增加3个。从三次产业投资看:第一产业投资增长41.6%;第二产业投资增长44.8%,其中工业投资增长44.8%;第三产业投资下降17.1%。全年全市民间投资比上年下降17.9%;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229.3%。
交通运输
白银市南连省会兰州,东、北面与宁夏、内蒙古接壤,是西北地区重要的铁路交通枢纽。白银境内有包兰、白包等干线铁路纵横穿越,位于市区西北部工农路附近的火车站已开通了前往北京、兰州、西宁、银川、成都、呼和浩特等地的客运列车,境内有车站和停靠点29个。
风景名胜
白银市旅游资源丰富,以黄河石林为代表的自然奇观,以“会师纪念地"为代表的人文景观,形成了白银独具特色的旅游资源。其分布具有“一带两翼一线"的特点。一带指白银黄河沿岸带,景泰黄河石林、黄河大峡、靖远黄河风情园、四龙度假村、五佛寺、北武当山、黄河水车、羊皮筏等主要旅游景点大部分分布在这个带上;两翼指以黄河为界的西北(景泰县)和东南(会宁县)两翼,有寿鹿山、昌岭山、铁木山、屈吴山、哈思山、会宁长征会师纪念地等,以自然风光和红色纪念地为特色;一线指的是丝绸之路。丝绸之路从南向北穿过白银全境,沿途有打拉池古城、郭城驿、法泉寺、寺儿湾石窟、五佛寺、老虎城、芦阳城、红水堡等景点,以古城古驿、寺庙石窟等人文景观为特点。
荣誉称号
白银市先后获得全国首批资源枯竭转型城市、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城市、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城市、国家信息惠民试点城市、第三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城市、全国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国家“双百工程”示范基地、国家绿色农业示范区、国家火炬计划有色金属新材料及制品特色产业基地等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