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茨海默病研究新突破:两种关键蛋白对大脑影响机制获揭示
阿尔茨海默病研究新突破:两种关键蛋白对大脑影响机制获揭示
阿尔茨海默病是全球面临的重大健康挑战,其主要病理标志是tau蛋白和β-淀粉样蛋白的异常积累。近日,巴塞罗那自治大学等机构的研究团队通过新型动物模型揭示了这两种蛋白对大脑不同区域的影响机制,为开发更有效的治疗策略提供了新思路。
这项研究由巴塞罗那自治大学(UAB)与神经退行性疾病生物医学研究网络中心(CIBERNED)和巴勃罗·德·奥拉维德大学(UPO)合作完成,成果发表在《分子精神病学》杂志上。研究发现,tau蛋白在海马体中的积累会导致记忆缺陷,而β-淀粉样蛋白在杏仁核中的堆积则会引发焦虑和恐惧等情绪障碍,这两种病理的结合会进一步加剧大脑炎症和功能障碍。
几十年来,阿尔茨海默病的研究主要围绕两种理论展开:一种认为疾病起源于神经元内tau蛋白的积累,另一种则认为β-淀粉样蛋白的堆积是主要诱因。基于这些观点,现有的治疗方法主要集中在阻止这两种蛋白的积累上。然而,UAB的研究团队认为,可能需要一种双重靶向治疗策略才能更有效地对抗这种疾病。
这一突破得益于一种新型转基因小鼠模型的开发,该模型同时复制了tau蛋白和β-淀粉样蛋白的病理。“尽管这两种蛋白质都会在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大脑中积累,但大多数用于研究该疾病的动物模型通常只关注其中一种因素,”该研究的主要作者、研究员Maria Dolores Capilla解释道,“在我们的研究中,我们生成了一种同时表现出tau蛋白和β-淀粉样蛋白积累的转基因小鼠模型,使我们能够分析它们的单独和联合效应。”
研究团队总结称,尽管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确认其对人类的适用性,但这项研究为探索阿尔茨海默病治疗新途径提供了重要线索。这一发现可能会重塑当前的治疗策略,因为现有疗法通常只针对其中一种毒性蛋白质。“现有的治疗方法尚未取得明确的临床益处。我们的研究表明,针对多种疾病机制(如磷酸化tau蛋白和β-淀粉样蛋白)的治疗方法可能会更有效,”Carles Saura总结道。
本文原文来自澎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