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理解山西丨“太行山居图”,再也藏不住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理解山西丨“太行山居图”,再也藏不住

引用
中国广播网
1.
https://news.cnr.cn/native/gd/20241115/t20241115_526977201.shtml

太行山,这座绵延400多公里的山脉,不仅是山西与河北、河南两省的天然分界线,更是中国地势第二级阶梯与第三级阶梯的分界线。过去,由于交通闭塞,太行山区给人留下了遥远、偏僻、穷困的印象。如今,随着全长5000多公里的太行一号旅游公路全线贯通,太行山区的风景名胜、旅游景点、美丽乡村等被“串珠成链”,不仅彻底盘活了“太行文旅”这盘棋,也让老区百姓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晋城铁佛寺。 晋城文旅 图

穿越太行寻古意

从河南郑州出发,乘坐高铁仅需52分钟就能到达山西南部城市晋城。太行山历来并不以高海拔著称,但足够雄浑、险峻。曹操在《苦寒行》中写道:“北上太行山,艰哉何巍巍。”历史上,穿越太行山沟通晋冀豫三地只有八条咽喉通道,也就是著名的“太行八陉”。

山西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31处,数量稳居全国第一;有元代以前的木结构古建筑超500座,约占全国的80%,主要分布在太行山区的晋城、长治;全国仅存的3座唐代木构古建,也都在山西。不夸张地说,整个山西就是一个露天博物馆。

“珍珠变项链”,巧妙“转起来”

2018年,山西正式启动建设三个一号旅游公路,包括太行、黄河、长城一号旅游公路,于2024年10月全部实现贯通。三条旅游公路整体覆盖全省11个市113个县(市、区)5630个乡村,可以将全省各级道路进行有效串联,补齐山西,尤其是省界地区长期以来存在的交通短板。


太行一号旅游公路。 晋城文旅 图

变化发生

太行一号旅游公路穿梭于太行山间,呈南北走向,主线贯穿忻州、阳泉、晋中、长治和晋城五市太行山片区。太行山,正因路而美。

走进晋城高平市釜山村,整洁平整的道路,青砖灰瓦的村居,碧波荡漾的水库,还有内饰不输五星级酒店的“釜山乡村客栈”……很难想象,仅仅四五年前,釜山村还是个脏乱、破败的凋敝村。

皇城相府是清代名相陈廷敬的故居,因康熙皇帝两次驾临而得名,是一处罕见的明清两代城堡式住宅建筑群。其中,高三十多米的河山楼雄伟险峻,建于明朝末期,可同时容纳八百余村民避难。尽管不是周末,景区内依然人头攒动。

长治平顺县黑虎村内,不少村民忙着分拣和打包优质党参。黑虎村是“党参之王”潞党参的产地,村民长期靠种党参、卖党参过日子。但此前,由于交通不便,黑虎村的党参销售物流不够通畅,也卖不出好价钱。

一号旅游公路开通后,黑虎村党参销售走上了“快车道”,好几万亩的高标准党参种植基地也吸引了不少客商和游客前来参观,村内的潞党参展销馆内总是人来人往,颇有些人气。路通了,思路和心气也通了,货出去了,人进来了。


晋城太行山王莽岭景区。 晋城文旅 图

晋城陵川县松庙村地处太行山深处,植被覆盖率达80%,堪称“天然氧吧”,但过去只是个交通闭塞的贫困村,村集体收入接近为零。

太行一号旅游公路的开通,将松庙的“康养基因”瞬间激活。当下的松庙村,通过将破旧农房和闲置宅基地统一回收,以及改造、新建等方式,大力发展康养民宿产业,利用自然条件优势发掘睡眠业态,打出了“睡眠小镇·康养松庙”品牌。

而且,松庙并不是说说而已,他们会邀请祖籍松庙的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王红星,每月回村一次,为住在松庙的游客诊疗,或远程进行会诊。另外,村里高标准打造了木结构餐厅、汤药浴池、康养健身步道、健身骑行道、滑草场等康养配套设施或项目,还与陵川县中医药合作,提供针灸、拔罐等服务。每逢重要节假日,这个昔日的“空心村”每天接待游客量过万,“一床难求”。

长尾效应明显的“赛事经济”也开始起势。2024年8月,首届环三个一号旅游公路国际越野车巡游及集结赛太行赛段在太行一号旅游公路蟒河驿站开赛;9月,首届环山西三个一号旅游公路自行车赛在太行一号旅游公路高平站鸣枪……


晋城釜山村。 高平市府 图

还有多少惊喜

更令人惊讶的是,谁也不知道,巍巍太行还藏了多少“后手”。距离晋城市区不远的司徒村,早年是个“地上无产业、地下无资源”的“荒村”,后来通过兴办饮料厂、编织袋厂成功发家。2010年,司徒村启动司徒小镇项目,目标通过多年的努力,一点一点将司徒小镇打造成为集农业观光、特色餐饮、休闲娱乐、旅游度假等为一体的多功能生态园区和五千年老山西民俗文化体验地。

事实证明,“无中生有”的司徒小镇一直在按照当年的设想前进,现已建成三座山西民俗体验馆,同时还建有六尺巷、驿后古街、非遗民俗街三条文化特色街区,以及动物园、开心农场等休闲娱乐设施,闻名三晋大地。

但真正让司徒小镇“出圈”的,是非遗项目“打铁花”。


司徒小镇“打铁花”。 晋城文旅 图

“打铁花”是流传于晋豫地区的民间传统烟火,至今已有千余年历史。演出中,打铁匠人舞动着1600多摄氏度的高温铁水,一挥臂,冲天的铁花四处飞溅,璀璨夺目,其场景之震撼很难用文字来形容。

2015年春节期间,司徒小镇首次举办民俗文化节,并推出了“打铁花”表演,受到一致好评。进入社交媒体时代,“打铁花”表演持续获得裂变式传播,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全国各地游客到司徒小镇一探究竟。

事实上,“打铁花”在晋城当地并不稀奇,是老一辈打铁匠人的集体记忆。“当年我们在琢磨新增文旅项目时,有村里的老师傅灵机一动,干脆就‘打铁花’给游客看吧,于是就有了这个项目。”司徒小镇相关负责人表示。

把老手艺从墙脚里拿出来亮亮相,就成了“超级流量文旅项目”。宝藏山西,太行山下,究竟还有多少宝贝“瞒”着我们?

不用着急,一幅新时代的“太行山居图”,正徐徐展开。


设计:祝碧晨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