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秋后,吃不完的黄豆教你做豆酱,不用做酱块,自然发酵,一年四季都做的大酱
入秋后,吃不完的黄豆教你做豆酱,不用做酱块,自然发酵,一年四季都做的大酱
秋天,空气中弥漫着丰收的气息,黄豆在阳光下闪耀着金黄色的光芒。正是这个季节,大自然给予我们丰富的食材,而黄豆就是其中之一。入秋后,吃不完的黄豆该如何储存?不如将它们做成豆酱。自制豆酱不仅保留了黄豆的营养,还能在寒冷的冬季里,为我们的餐桌增添一抹独特的美味。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种不用做酱块,自然发酵的传统豆酱做法。简单易行,一年四季都可以制作。
自制豆酱的详细步骤
步骤1:选豆
制作豆酱的第一步是选择优质的黄豆。最好选用当年的新豆,这样的豆子颗粒饱满,富含油脂,适合长时间的发酵。将黄豆倒在桌面上,仔细挑选,剔除有斑点、虫蛀或颜色不均的豆子,确保每一颗豆都能为豆酱的最终口感增色。
步骤2:炒豆
选好豆子后,开始炒豆。锅中倒入适量的盐,用小火慢慢加热,然后将黄豆倒入锅中。小火炒豆的目的是让豆子慢慢受热,逐渐裂开而不焦糊。这个过程需要耐心,时不时用铲子翻动豆子,确保受热均匀。炒至豆子表面裂开,露出酱仁色时,即可停火。将盐过滤掉,只保留炒好的豆子,备用。
步骤3:浸泡
炒好的豆子稍微放凉后,用清水冲洗两遍。清洗时要温柔,以免豆子破损。然后将豆子放入一个干净的盆中,加入适量的凉水浸泡4~5小时。这个过程可以让豆子重新吸水,恢复柔软,为后续的加工打好基础。
步骤4:压煮
浸泡好的黄豆连同浸泡的水一起倒入压力锅中。盖上锅盖,开始加热。待压力锅上汽后,调小火压煮2530分钟。压煮结束后,不要急着打开锅盖,关火后让豆子在锅中焖56小时。这个过程可以让豆子彻底煮熟且保持形态,达到理想的酱料质地。
步骤5:磨泥
焖好的豆子从锅中取出,稍微放凉。然后将豆子分批放入搅拌机或榨汁机中,打成细腻的豆泥。如果豆泥较干,可以适量加入凉白开水调节稠度。最终得到的豆泥应该细腻均匀,质地柔滑。
步骤6:调酱
将豆泥倒入一个大盆中,加入适量的凉白开水,总共的水量大约是豆泥的2.5倍左右,搅拌均匀。如果喜欢较稀的豆酱,可以适当增加水量。接下来,加入180克盐和200克酱饮子,继续搅拌,直到所有的材料完全混合均匀,形成一锅稀稠适中的酱料。
步骤7:装瓶
准备一个干净的玻璃瓶,确保瓶内无水无油。将搅拌好的酱料倒入瓶中,但不要装得太满,给发酵留出空间。在瓶口盖上一层干净的小纱布,这样可以保证透气,同时防止灰尘进入。接着,将瓶子放在窗台上,选择一个能够晒到太阳的位置,让酱料自然发酵。
步骤8:发酵
发酵的过程需要时间和耐心。前三天,每天早晚各用干净的筷子搅拌一次酱料,这样可以促进发酵均匀。十天左右,酱料的颜色会逐渐变深,质地也会变得更加黏稠。当豆酱的表面出现一层薄薄的浮沫时,不用担心,这是自然发酵的正常现象。只需用干净的勺子将浮沫撇去,然后继续发酵。
步骤9:存放
豆酱发酵好后,将瓶盖密封,放入冰箱冷藏。冷藏可以延长豆酱的保存时间,避免过度发酵导致味道过酸。豆酱经过数月的发酵,其风味会更加浓郁,适合搭配各种菜肴。
步骤10:享用
自制豆酱做好后,无论是拌饭、涂抹在面包上,还是用来做菜调味,都格外美味。传统手工制作的大酱,虽然耗时长,但这种自然发酵的味道,是市售产品无法比拟的。豆酱不仅带来了秋天的温暖,还承载着一种对传统的传承和对自然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