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来袭,这些您需要了解
流感来袭,这些您需要了解
近期,流感进入高发期,许多人都出现了发热、咳嗽等症状。那么,流感究竟是什么?它与普通感冒有何区别?应该如何预防和治疗?本文将为您详细解答这些问题。
一、流感是什么?
流感(即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流感病毒可以分为甲、乙、丙、丁四个型别,其中,甲型、乙型流感病毒可引起季节性流行。
二、流感的症状有哪些?
感染流感后,多数人的早期症状为发热,体温可达39-40℃;会有畏寒、寒战;往往伴有头痛、全身肌肉酸痛、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咳嗽、咽痛、流涕或鼻塞、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也时常出现。
三、流感怎样在人群中实现传播?
流感病毒主要通过打喷嚏、咳嗽等产生的飞沫传播。也可经口腔、鼻腔、眼睛等黏膜直接或间接接触而感染。在特定场所,如人群密集且密闭或通风不良的房间内,也可能通过气溶胶的形式传播。
四、流感与普通感冒的区别?
流感的潜伏期一般为1-4天,从潜伏期末到出现症状后的急性期都具有传染性。相对于普通感冒,流感患者发热时体温更高,病程持续时间更长,全身症状更重。严重者可能出现重症肺炎、暴发性心肌炎、坏死性脑炎、肾衰竭、呼吸衰竭等严重并发症,甚至死亡。
五、流感的易感人群有哪些?
流感病毒的抗原易发生变异,且传播快,人群对流感病毒普遍易感,婴幼儿、孕产妇、老年人和患有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免疫功能抑制等慢性病患者作为高风险人群更需要引起重视。
六、如何预防流感?
6.1 接种疫苗,撑起“保护伞”
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经济、最有效的方法,建议每年在流感流行季来临之前及时接种疫苗(比如10月前),未及时接种者在整个流感流行季节均可接种。
6.2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和健康生活方式
- 勤洗手:在接触过公共设施(扶梯、门把手)、快递外包装,饭前便后,需及时用肥皂或流动水洗手。
- 避免触摸口鼻,注意咳嗽礼仪:流感病毒可通过手接触传播,用手触摸面部前要注意洗手。咳嗽或打喷嚏时,应用纸巾遮住口鼻。
- 戴口罩:尽量避免去人群密集且封闭的场所,如必须前往建议佩戴口罩;乘高铁、汽车、地铁等公共交通工具时,建议佩戴口罩,佩戴时要注意贴合面部,确保口罩的密闭性。如果所需时间较长,建议每4小时要更换口罩。
6.3 注意饮食和作息,增强免疫力
- 均衡饮食:合理饮食,多吃新鲜水果蔬菜,增强抵抗力。
- 充足睡眠:早睡早起,别总熬夜,保证充足的睡眠,帮助身体恢复活力。
- 适量运动:进行户外活动,增强体质。
- 保持个人卫生:勤换、勤洗、勤晒衣服和被褥,保持环境清洁。
6.4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家中应经常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新鲜,减少病毒在密闭环境中的传播。
七、感染流感后的治疗
一旦确诊流感,需积极抗病毒治疗。流感治疗最佳时间窗口,一般是指发热后的48小时内进行抗病毒治疗。早期使用抗病毒药物可以有效抑制病毒的复制和扩散,有效缩短流感持续的时间和病程,并能够有效预防流感并发症和重症。但不建议市民在家自行用药。
当确诊流感后,不要认为服用抗病毒药物就万事大吉了。服用药物后,一定要多饮水,多休息,避免剧烈运动,适当增加蔬菜水果肉类的摄入,增强机体抵抗能力,严密监测身体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