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小石头”引发的大眩晕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小石头”引发的大眩晕

引用
搜狐
1.
https://www.sohu.com/a/841730778_100697

警惕耳石症

患者小王:“大夫,我昨天夜里突然头晕,就像坐过山车一样,晕得都不敢睁眼睛,现在不动还好一动就晕,还恶心想吐,我在网上百度了说可能是耳石症。大夫,到底什么是耳石症?”

耳石症其实有个高大上的名字叫“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是常见眩晕性疾病之一,发病率在眩晕患者中高达20%~30%。耳石症通常在40岁以后高发,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且发病率随年龄增长呈逐渐上升趋势。

耳屎≠耳石

耳屎(耵聍)位于外耳道内,由外耳道软骨部的皮肤腺体分泌,具有保护外耳道皮肤和黏附外物的作用,通常借助咀嚼、张口等运动排出。

耳石位于耳石膜上,是一种碳酸钙结晶,大约为20-30μm,形状类似石头,比灰尘还要小25倍以上,肉眼根本看不见。主要负责在头部运动时帮助我们维持身体平衡。

为什么会得耳石症?

确切的发病原因尚不明确。明确的继发原因包括:

  1. 头部外伤、头部加速运动;
  2. 耳部疾病:梅尼埃,中耳炎,前庭神经炎,耳部的手术等;
  3. 内耳供血不足:动脉硬化、高血压、糖尿病导致的内耳供血不足均可导致耳石脱落引起耳石症;
  4. 维生素D缺乏,劳累,情绪波动,熬夜玩手机……

耳石是如何脱落的?

正常情况下,耳石位于内耳前庭的椭圆囊和球囊的囊斑上,一旦某些致病因素导致“耳石”脱落,进入到半规管中游动,就会导致平衡失调,致使人体出现眩晕。

怎么确定得了耳石症?

当您躺下,起床,左右翻身时突然出现短暂的眩晕,如过山车一般,天旋地转,眼睛看外界物体时发现物体在不停地上下或左右移动,伴随恶心、呕吐、心慌、头重脚轻、走路不稳等症状。如果发现以上症状,应考虑耳石症,应该及早就医。

建议就诊科室

耳鼻咽喉科、眩晕门诊,如有本身患有脑血管等疾病可以先就诊神经内科。

如何确诊耳石症?

医生除了需要详细询问并记录患者的病情、病史外,还需要下列几种检查来辅助判断:

  1. 位置试验是耳石症基本的检查,Dix-Hallpik试验和滚转试验可用于判断是否患有耳石症以及耳石症的类型;
  2. 前庭功能检查、听力学检查、影像学等检查;
  3. 血液方面的检查:如钙离子、血糖、血脂、尿酸、性激素等相关检查。

耳石症的治疗

该病具有自限性,部分患者可自愈。

耳石复位是耳石症最有效的治疗方法,可由专业医师进行徒手复位,会有立竿见影的效果,如Barbecue法,Epley手法复位等,或用耳石复位治疗仪治疗,使脱落的耳石归位。值得注意的是,耳石复位应由专业医生判断后操作,切勿在家自行操作。

药物治疗

药物不能使耳石复位,可作为辅助治疗,例如改善内耳微循环的药物。

其他治疗

前庭康复训练:摇头固视,单脚站立,跟趾行走伴随转头,包括每周逛1~2次超市都是很不错的前庭康复活动。

为什么复位后还是晕?

可能与耳石器功能紊乱,或者半规管内仍有少部分细碎的耳石颗粒没有完全复位有关。因此耳石症患者复位治疗后,如果仍存在残余头晕,走路不稳,漂浮感等症状,应积极门诊治疗,避免残余头晕发展为持续性姿势知觉性头晕(PPPD),这是一种难治性的眩晕疾病状态。

复位治疗后怎么预防复发呢?

  1. 清淡饮食,保持心情舒畅,避免过度劳累,不要熬夜;
  2. 积极控制基础疾病,如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
  3. 避免头部剧烈运动或长时间一种睡姿;
  4. 中老年人可以适当补充钙质和维生素D,纠正骨质疏松等;
  5. 适当锻炼,增强体质。

参考文献

[1]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诊断和治疗指南(2017)[J].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7,52(03):173-177.

[2] 焉双梅,张欢,杨旭,吴子明.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诊断标准[J].中国全科医学.2017,11(17):6-12.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