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为何轻易就被满清剿灭,很大程度上在于其个人军事能力不行
李自成为何轻易就被满清剿灭,很大程度上在于其个人军事能力不行
李自成在1644年攻入北京后不久就被满清击败,这一历史事件的原因复杂多样。本文从军事能力的角度分析了李自成的个人能力和组织能力,将其与明军、清军进行了对比,并探讨了其失败的必然性。
李自成在进入北京之后在山海关迅速被满清击溃并被剿灭,各种原因确实是很复杂,但其中很大的原因就是,李自成的个人能力不足,尤其是军事水平很差,对比其他开国皇帝,比如何李世民,朱元璋,赵匡胤等人相比,李自成的综合实力不高。从技术与组织上谈,清军、李自成的义军、明军的战斗力是逐步递减的。但战争从来都是偶然性很多的领域,李自成的失败有诸多偶然性因素,并不是组织技术因素就决定了他的失败。
李自成的军事天赋并不强,李自成的农民军和明军交锋,多次被明军击溃。杨嗣昌,孙传庭,洪承畴都数次将李自成剿灭,如果不是崇祯胡乱干预,李自成早就完了,但由于明末吏治败坏,李自成最后虽然都濒临绝境,但每次都可以迅速回血,大量的饥民和流民聚集在他的周围,这样,李自成可以迅速地重新武装一支军队。毕竟,对晚明老百姓来说,活着都不怕,还怕死吗。但这也注定了这支军队的战斗力肯定不高。再加上没有一个稳固的根据地,使得李自成只能流动作战,虽然十分灵活。但失败也是一瞬间的事情,所以把李自成称为流寇一点都不为过。
评价一个军事家的能力不能只盯着他的失误和打过的败仗。更多的应该是看他的战略选择,但这一点上,李自成做得也不好,换言之,李自成的成功更多地是建立在崇祯的无能的问题上,两个人更多的比谁错的更多,而不是比谁更高明,李自成二十二岁白手起家,拉起一支弱小的队伍反抗暴政,唯一值得肯定的就是意志坚定,百折不挠,经历了无数恶战硬战,到三十八岁时推翻统治中国276年的明王朝,到最后开国42天亡国,只能说明李自成的军事能力的欠缺,而不是说明满清有多高明。
放眼中国五千年历史上比较一下的话,在明末这个烂人奇葩辈出的时代,简直就是既没有军事家,也没有政治家,更没有理财圣手,在军事上,更是随便一个宵小之辈都能号称军神的时代,公认的一些军事明末军事人才,洪承畴、孙承宗、孙传庭,卢象升,各种被现在的明粉吹成军神的人物,无一例外地都输给了满清,但实际上满清当时也没有几个能打仗人。而上面这几个人都把李自成打得北都找不到。由此也说明李自成打不过满清也正常。
如果将明军,李自成的义军和满清八旗进行比较的话,李自成的的军队组织能力、指挥协调、部队行动方面强于明军,而在野战能力,单兵作战,骑步兵协调作战不如满清。总体比较明军最差。明军很弱的主要原因,就是的指挥系统是文官将将,这是天然的劣势,在组织、调度、信息反馈方面效率都会变低。但这也是文官本位下的最佳办法。
无论怎么比较,军事能力只能以成败论英雄,李自成的军事水平和政治能力都很低下,万幸的是他遇见了更低下的崇祯。但李自成他前后作战16年,从无到有,到推翻大明王朝,期间起伏多次,有胜有败,转战大半个中国。最后以失败告终,只能说并不合格。前期和中期还行,后期简直稀烂,最后就是作死了。他的失败就是必然而不是偶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