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胛骨缝区疼痛的原因和治疗
肩胛骨缝区疼痛的原因和治疗
肩胛骨缝区疼痛是很多人常见的问题,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肌肉疲劳、颈椎问题、内脏疾病或呼吸异常等。本文将为您详细解析肩胛骨缝区疼痛的原因,并提供科学的治疗建议和缓解动作。
肩胛骨的基本结构与功能
肩胛骨位于胸廓的后面,呈倒置的三角形扁骨,左右各一,介于第2~7肋之间。其附近分布着众多的骨骼、肌肉、肌腱和神经等组织。肩胛骨与肱骨、锁骨共同构成肩关节,与其他骨骼和肌肉协同工作,完成上举、外展、内旋等肩部动作,是稳定上肢自主活动的基础。
肩胛骨的稳定性对上肢活动范围至关重要。一旦肩胛骨出现功能障碍,不仅会影响肩关节功能,还会引发不良体态,如含胸驼背。此外,肩胛骨对胸腔内的心脏、肺部和主要的动脉、静脉也能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肩胛骨缝疼痛的主要原因
1. 肩胛骨周围肌肉疲劳
这是最常见的原因,也称为劳损或筋膜炎。长时间使用电脑等电子产品,导致肩膀长时间处于耸肩或抬高状态,久而久之会造成肩胛骨周围肌肉疲劳,引发疼痛。侧睡时枕头过低也会导致脖子歪斜、肩胛骨内收,背部承受较大压力,时间长了会导致肩胛骨周围肌肉筋膜改变,从而引起疼痛。
2. 颈椎问题
现代社会中,久坐和长期低头的习惯会导致颈椎负荷剧增,颈椎生理曲度从前凸变成后凸,即颈椎生理曲度变直。这种状态容易导致颈4~5椎体发生位移或退变,造成神经受卡压。从颈椎发出的神经最终支配肩胛骨内侧缘区域,因此颈椎病患者常会出现肩胛骨内侧疼痛。
3. 内脏问题
内脏疾病也可能引起肩胛骨疼痛,尤其是右侧肩胛骨。例如,胆囊炎、肝内胆管结石等疾病都可能引起右侧肩胛骨疼痛。
4. 呼吸异常
这是一个容易被忽视的原因。现代人普遍存在呼吸不正常的问题,负责呼气的肌肉(如腹肌、盆底肌)过于薄弱,导致需要借助辅助的呼气肌来代偿。这会使胸腔内的相关肌肉持续紧张,进而影响胸廓的稳定性,导致上胸椎前移,形成含胸、圆肩、头前引的不良体态。这种体态会增加颈椎与肩膀之间软组织的张力,造成肩胛背神经受压,临床上称为胸廓出口综合征。
治疗方法
治疗肩胛骨缝疼痛需要根据具体病因进行针对性处理。
1. 局部处理
主要针对颈4~5椎体进行手法治疗,建议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2. 整体处理
加强呼吸锻炼,特别是腹肌和盆底肌的锻炼,以改善呼气能力。这有助于减轻辅助呼气肌的负担,缓解疼痛。
3. 缓解动作
① 双手臂向后伸展
双侧前臂抬起,曲肘约90度,掌心向上半握拳,大拇指向后,可以手持两瓶矿泉水增加负重。通过感受背部发力带动双手臂向后伸展。每组做15个,每天做3组。
② 双臂W型伸展
双臂摆出W形的动作,然后向上用力,手臂伸直后再向下用力回到起始位置。每组做15个,每天做3组。做这个动作时,可以靠墙进行,确保双臂和后背紧贴墙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