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困难门诊爆火!吃“聪明药”可快速提高成绩?真相是→
学习困难门诊爆火!吃“聪明药”可快速提高成绩?真相是→
近年来,“学习困难门诊”相关话题不断登上热搜榜,引发广泛关注。那么,学习困难真的是病吗?去医院真的有用吗?本文将为您详细解读这一现象,并揭示所谓的“聪明药”真相。
据公开资料显示,近年来全国多地的医院都开设了学习困难门诊,专门针对在学习方面出现问题的孩子。具体涵盖了注意力缺失等认知层面的问题,以及心理和情绪问题、智力结构偏向问题等。
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儿童发育行为科门诊主任靳彦琴表示,大多数孩子确实存在就医需要,但小部分孩子就医是因为家长情绪焦虑。“学习成绩不理想与学习困难并不能划等号。”当预期结果无法实现时,家长要防止因过度焦虑而给孩子带来挫败感。
家长过度“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焦虑心理,也给犯罪分子可乘之机。譬如,一些不法分子就打着提升成绩的幌子,干起贩卖“聪明药”的勾当。能帮助提高记忆力、让人通往捷径的神奇“聪明药”真的存在吗?答案是:没有!
“聪明药”究竟是什么?
“聪明药”其实是个统称,主要包括利他林(主要成分为哌醋甲酯)、阿德拉(主要成分为右苯丙胺)和莫达非尼三类精神药品。
利他林(主要成分为哌醋甲酯):一种中枢神经兴奋剂,被广泛应用于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和嗜睡症的治疗。哌醋甲酯与可卡因在结构和药理上有相似之处,只是哌醋甲酯的效力低于后者,药效长于后者,容易使服用者忽略其潜在的危害性。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就是失眠、焦虑、头痛、头晕、焦躁不安、神经质、厌食、心情低落、感觉异常、多汗、心动过速、高血压等。久服可出现依赖性,断药后会出现注意力涣散、精神萎靡、暴躁抓狂等症状。
阿德拉(主要成分为右苯丙胺):一种用于治疗注意力缺陷与多动障碍症以及发作性嗜睡症的处方药。苯丙胺对中枢神经系统具有显著兴奋作用,会对大脑产生不可逆转的损伤。滥用该类药物有很大的心理成瘾性,短期服用即有明显的副作用,表现为严重的抑郁倾向,而且会产生严重的药物依赖。
莫达非尼:一种觉醒促进剂,主要通过刺激多巴胺能神经产生觉醒作用,属于中枢神经兴奋药物。被用于有发作性睡病、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低通气综合征)和轮班工作睡眠疾病的成人患者。剂量依赖性的不良反应是头痛、皮疹、抑郁、口干、失眠和恶心。莫达非尼具有潜在的成瘾性与依赖性,滥用可导致情绪不稳、抑郁、狂躁、焦虑等精神症状。
在我国精神药品品种目录中,这些所谓的“聪明药”,全部属于国家严管的精神药品,具有成瘾性大、耐受性和副作用强的特性,其中哌醋甲酯、右苯丙胺按照第一类精神药品管理,莫达非尼自2023年10月1日起,由第一类精神药品调整为第二类精神药品。
滥用“聪明药”等于吸毒!
一些人误认为“聪明药”能够提升智力、记忆力和注意力,从而能在学业或职场中取得更好的成绩。但实际上,这种药物并不能带来这些效果。
对于健康人群来说,服用“聪明药”是非常危险的。短期内可能会有一定的精神振奋作用,但过后可能引起头痛、呕吐、过度兴奋、失眠、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等多种副作用。长期服用则可能导致更严重的后果,如抑郁、焦虑、幻觉、震颤,甚至产生自杀冲动。此外,这类药物还具有依赖性和成瘾性,可能导致药物滥用和成瘾。同时会抑制或损坏少年儿童的大脑神经发育!
“聪明药”是国家严格管控的精神药品,只能在医生的诊断与指导下开具和使用,不能私自购买和滥用,滥用等同于吸毒。私自购买和使用“聪明药”可能触犯法律,并带来严重的法律后果。
科学理性对待孩子学习问题
说到底,在孩子学习问题上要秉持科学和理性态度,切勿轻信他人花言巧语。世上没有“聪明药”,不要聪明反被“聪明”误。
本文原文来自澎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