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金庸独宠一门派:出现于6部小说中,绝无仅有,始终是江湖正义力量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金庸独宠一门派:出现于6部小说中,绝无仅有,始终是江湖正义力量

引用
搜狐
1.
https://www.sohu.com/a/834423623_121164223

金庸先生的武侠世界中,华山派是一个独特的存在。这个门派不仅在多部作品中反复出现,更以其一贯的正义形象和严格的门规制度,成为了江湖中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本文将为您详细解析这个在金庸武侠世界中独受青睐的门派。

金庸先生在创作武侠小说时,描绘了众多江湖门派,这些门派分布在中国各地,其中以名山之名命名的门派最为常见,如天山派、武当派、昆仑派等。然而,金庸先生在名山选择及江湖门派描写上,通常避免在两部以上的作品中重复描写同一门派。但华山派却是个例外。

金庸不仅在《碧血剑》和《笑傲江湖》中将华山派及其人物作为主要描写对象,而且在《倚天屠龙记》和《鹿鼎记》中把华山派作为重要描写对象,又另在《射雕英雄传》中把“论剑”之地选择在华山,并将“华山论剑”作为小说主要线索,《神雕侠侣》则承其余绪再写“华山论剑”。这在金庸小说中是绝无仅有的。

金庸小说中的华山派有三百余年的流变,而且无论在哪个朝代、何种时期,整体上一直属于“正”派,始终是作为江湖正义力量而存在的。

其一,华山派有比较全面而严格的自我约束制度,始终坚持崇尚正义的价值取向。

《笑傲江湖》第七回提到华山派“七条门规”,分别是:“首戒欺师灭祖,不敬尊长。二戒恃强欺弱,擅伤无辜。三戒奸淫好色,调戏妇女。四戒同门嫉妒,自相残杀。五戒见利忘义,偷窃财物。六戒骄傲自大,得罪同道。七戒滥交匪类,勾结妖邪。”

《碧血剑》第九回则说,华山派风祖师爷传下“十二大戒”,其中提到四条戒律,即第三条戒“滥杀无辜”、第五条戒“结交奸徒”、第六条戒“不敬尊长”、第十一条戒“不辨是非”,第十九回又提到一条门规,“不得在朝居官任职”。

同是风祖师爷制定的门规,一为七条,一为十二条,这固然可看作是金庸在这两部书中没有照应好而显示出的矛盾之处,但亦可看作是华山派在门规上的不断充实与丰富。而无论怎样,都说明华山派有比较全面的自我约束制度,坚持崇尚正义的价值取向,而且,能够比较严格地得以执行。

例如,孙仲君因擅伤无辜,受到穆人清责罚,被削去一指并终身不得再练剑;令狐冲被逐出华山派,固然是岳不群别有用心,但也确因他结交妖邪在先,连宁中则也无法回护。

其二,华山派多有维护江湖正义以及爱民保国的作为。

《倚天屠龙记》中,华山派作为六大门派之一,一直与被武林视为魔教的明教相抗衡,并参与围攻光明顶的行动。尽管金庸在这部书中是想“说明这世界上所谓正的邪的,好的坏的,这些观念,有时很难区分”,而且在具体描写中也确实写出了正未必正,邪未必邪,但在小说所规定的叙事情境中,围攻光明顶至少在六大门派看来是消灭邪恶、维护江湖正义的行动。

《笑傲江湖》中,华山派始终是对抗江湖上公认的魔教——日月神教的一支主要力量,而且与其抗衡达二百余年之久,并为之牺牲多人。《碧血剑》中,华山派上至掌门人穆人清,下至黄真、袁承志以及徒孙辈都自觉帮助李自成义军,甚至直接投身其中。《鹿鼎记》中,冯难敌父子召集“杀龟大会”,成立“锄奸盟”,冯难敌以华山派掌门人身份出任陕西省的“锄奸盟”盟主,欲率华山派门人并联合江湖力量杀卖国贼吴三桂,反清复明。虽然在书中金庸对狭隘的民族观念并不赞成,但在特定的时空环境里,华山派人物的行为并无不当之处。

当然,华山派中也有奸邪之人,如鲜于通、岳不群、孙仲君等,但这样的人毕竟是少数,他们之所为都是个人行为而非派别行为,尽管在一定程度上对华山派的声誉有所影响,但改变不了华山派整体在江湖中一直是作为正派而存在的这一事实。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